|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刘邦的老婆吕雉是个怎样的人?

时间:2010-2-25 专题:刘邦
史书上有哪些关于她的记载?

一,论狠
  武则天把自己的儿子都杀得差不多了据说有个小女儿也是被她自己掐死的。对付自己的恩人兼情敌王皇后、萧淑妃,武则天不仅取而代之。还然后残忍地砍去双脚,泡在酒瓮里活活折磨死,并将王皇后改姓为“蟒”,萧淑妃改姓为“枭”。
  
  吕雉则在刘邦六神无主地情况下杀了一个大臣,把肉剁成肉酱让其他达成尝尝鲜。同时把自己的情敌胸无点墨的戚夫人,砍去手脚,挖去眼珠,灌下哑药,变成人蠡,可谓也绝无仅有。
  
  综合评价,历史上太多皇帝杀儿子的例子,武则天因为女的就给人感觉特别心狠手辣。但是吕雉却为了保护一双儿女曾经整日整夜跪泣于刘邦漆下。这两个女人在对待情敌的问题上都几乎是平手。吕雉能够把人剁成肉酱,武则天却能亲手掐死自己怀胎十月的女儿,杀死自己的儿子。
  所以说到底这一局两人是平手
  
  二,论治国能力
  吕雉,也是很喜欢玩弄权术的。
  在有些评论之中,将吕雉评定为乱国太后
  首先,平定天下的时候,她功不可没。在楚汉争霸期间,刘邦宠幸戚姬,疏远吕雉,这一切吕雉心里都十分的清楚,但是身处于后方,她仍旧没有采取任何的报复性行为,而且帮助进行后方的工作,在这场战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此,真的很佩服她的忍耐力,如此的对待,如此的冷淡,如此的疏远,她竟然完全不动声色的承担下来了,真的很厉害!更加令我佩服的是,她没有掉进愤恨的泥潭之中,明白何为大局,冷静的做着她力所能及的事情。倘若不是如此,倘若她被愤恨所驾驭,扰乱后方,大概坐上宝座的就不是刘邦了吧!
  
  其次,国家太平,她的功劳不可以被忽略。“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的确,吕雉对待功臣们的方法的确不正确,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样错误的方法却几乎完全的消除了功臣谋反的可能性,这样看来也算是为汉朝的安全提供了一个保障。而且毕竟为吕后所灭的是少数功臣,吕后还是能够重用大部分功臣的。除此以外,在治理国家的时候也有她的功劳。吕太后按照刘邦的遗嘱,在萧何之后,任曹参为相。汉高祖刘邦、吕后和文帝执政的汉初,都行黄老之术。黄老之术在政治、经济领域的有效推行,对于西汉初期的政治稳定,恢复和发展生产,起着积极的作用。[2]没有他们的休养生息,恐怕想要见到“文景之治”的盛景还得往后推迟些年吧!
  
  再次,吕太后并不是乱国太后。在定天下的时候,吕后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倘若没有吕后的帮助和忍耐,恐怕当时的天下也不会姓刘,即使姓刘,也不会是那么的顺利。再者,以上也提到过,那就是吕后在治国方面的显著成就。司马迁在《吕太后本纪第九》中也有这样的描述:“……,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不得不承认的是,吕太后的所作所为的确是给汉朝的统治带来了影响,但不至于背上“乱国”的名号。从戚姬日夜哭诉想要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的这一点来看,这位戚姬并不是贤惠明大理之人。因为废立太子的事情会关系到整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而且她不断的在高祖的身边吹枕边风导致高祖的心意也在不断的动摇,很容易导致朝廷里形成不同的势力集团,那么明争暗斗是绝对少不了的,这对于一个经过战争的国家和人民来说是一大忌。所以,倘若真是废了孝惠帝而立赵王的话,那么这位戚姬太后还不知有怎样的作为,汉朝的朝局有将会变成怎样,说不定会是第二个“邯郸姬”。
  所以说吕雉的治国能力也不能小觑。
  
  
  其次说到武则天,武则天实际控制政权达半个世纪。这一时期,边疆巩固,社会安定,她的治国能力,比唐代许多男皇帝都强。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去世,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武则天任内不拘一格的提拔了许多人才,这些人才在她孙子的开元盛世基业里都启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对武则天政治诟病就是任用酷吏来俊臣一类。但是武则天治理期间实现了唐王朝向武周朝的平稳过渡,又武周朝向唐王朝的相对平稳的交接。这点也功不可没。
  
  综合评论,其实武则天给人感觉比吕雉慈禧强很多,最大的原因估计是她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这点是很了不起的。但是其实中国有许多太后都具备了做皇帝的条件,但是在当时的道德环境下,都放弃了,比如汉朝的吕雉,窦太后,宋朝的刘太后等。慈禧其时也和女王差不多了。其实司马迁那个老头子对吕雉的评价还是很好的,认为她的一些出格行为基本上没有出内廷,也就是家庭纠纷方面的问题。
  
  所以综上所述论治国能力吕雉只有比武则天高。这一局吕雉胜。
  
  三,论美貌程度
  
  武则天的美貌,基本上就是属于她政治的敲门石。见惯美女如长孙,阴贵妃,杨妃的唐太宗因为武则天娇媚,都给她取名媚娘。而唐高宗就更别说了。
  反而吕雉大部分时间被刘邦遗弃,所以很多人认为吕雉美貌程度不够。其实不然,小道消息云,当时匈奴的首领见过吕雉后就为她的美貌倾倒,刘邦死后就立刻向她提亲,而当时吕雉已经是好几个孩子的娘了。
  综合评论,匈奴提亲的事情历史上是件大事。但是吕后的美貌连戚夫人都不如,更别说美女如云的唐朝了。
一,论狠
  武则天把自己的儿子都杀得差不多了据说有个小女儿也是被她自己掐死的。对付自己的恩人兼情敌王皇后、萧淑妃,武则天不仅取而代之。还然后残忍地砍去双脚,泡在酒瓮里活活折磨死,并将王皇后改姓为“蟒”,萧淑妃改姓为“枭”。
  
  吕雉则在刘邦六神无主地情况下杀了一个大臣,把肉剁成肉酱让其他达成尝尝鲜。同时把自己的情敌胸无点墨的戚夫人,砍去手脚,挖去眼珠,灌下哑药,变成人蠡,可谓也绝无仅有。
  
  综合评价,历史上太多皇帝杀儿子的例子,武则天因为女的就给人感觉特别心狠手辣。但是吕雉却为了保护一双儿女曾经整日整夜跪泣于刘邦漆下。这两个女人在对待情敌的问题上都几乎是平手。吕雉能够把人剁成肉酱,武则天却能亲手掐死自己怀胎十月的女儿,杀死自己的儿子。
  所以说到底这一局两人是平手
  
  二,论治国能力
  吕雉,也是很喜欢玩弄权术的。
  在有些评论之中,将吕雉评定为乱国太后
  首先,平定天下的时候,她功不可没。在楚汉争霸期间,刘邦宠幸戚姬,疏远吕雉,这一切吕雉心里都十分的清楚,但是身处于后方,她仍旧没有采取任何的报复性行为,而且帮助进行后方的工作,在这场战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此,真的很佩服她的忍耐力,如此的对待,如此的冷淡,如此的疏远,她竟然完全不动声色的承担下来了,真的很厉害!更加令我佩服的是,她没有掉进愤恨的泥潭之中,明白何为大局,冷静的做着她力所能及的事情。倘若不是如此,倘若她被愤恨所驾驭,扰乱后方,大概坐上宝座的就不是刘邦了吧!
  
  其次,国家太平,她的功劳不可以被忽略。“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的确,吕雉对待功臣们的方法的确不正确,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样错误的方法却几乎完全的消除了功臣谋反的可能性,这样看来也算是为汉朝的安全提供了一个保障。而且毕竟为吕后所灭的是少数功臣,吕后还是能够重用大部分功臣的。除此以外,在治理国家的时候也有她的功劳。吕太后按照刘邦的遗嘱,在萧何之后,任曹参为相。汉高祖刘邦、吕后和文帝执政的汉初,都行黄老之术。黄老之术在政治、经济领域的有效推行,对于西汉初期的政治稳定,恢复和发展生产,起着积极的作用。[2]没有他们的休养生息,恐怕想要见到“文景之治”的盛景还得往后推迟些年吧!
  
  再次,吕太后并不是乱国太后。在定天下的时候,吕后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倘若没有吕后的帮助和忍耐,恐怕当时的天下也不会姓刘,即使姓刘,也不会是那么的顺利。再者,以上也提到过,那就是吕后在治国方面的显著成就。司马迁在《吕太后本纪第九》中也有这样的描述:“……,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不得不承认的是,吕太后的所作所为的确是给汉朝的统治带来了影响,但不至于背上“乱国”的名号。从戚姬日夜哭诉想要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的这一点来看,这位戚姬并不是贤惠明大理之人。因为废立太子的事情会关系到整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而且她不断的在高祖的身边吹枕边风导致高祖的心意也在不断的动摇,很容易导致朝廷里形成不同的势力集团,那么明争暗斗是绝对少不了的,这对于一个经过战争的国家和人民来说是一大忌。所以,倘若真是废了孝惠帝而立赵王的话,那么这位戚姬太后还不知有怎样的作为,汉朝的朝局有将会变成怎样,说不定会是第二个“邯郸姬”。
  所以说吕雉的治国能力也不能小觑。
  
  
  其次说到武则天,武则天实际控制政权达半个世纪。这一时期,边疆巩固,社会安定,她的治国能力,比唐代许多男皇帝都强。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去世,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武则天任内不拘一格的提拔了许多人才,这些人才在她孙子的开元盛世基业里都启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对武则天政治诟病就是任用酷吏来俊臣一类。但是武则天治理期间实现了唐王朝向武周朝的平稳过渡,又武周朝向唐王朝的相对平稳的交接。这点也功不可没。
  
  综合评论,其实武则天给人感觉比吕雉慈禧强很多,最大的原因估计是她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这点是很了不起的。但是其实中国有许多太后都具备了做皇帝的条件,但是在当时的道德环境下,都放弃了,比如汉朝的吕雉,窦太后,宋朝的刘太后等。慈禧其时也和女王差不多了。其实司马迁那个老头子对吕雉的评价还是很好的,认为她的一些出格行为基本上没有出内廷,也就是家庭纠纷方面的问题。
  
  所以综上所述论治国能力吕雉只有比武则天高。这一局吕雉胜。
  
  三,论美貌程度
  
  武则天的美貌,基本上就是属于她政治的敲门石。见惯美女如长孙,阴贵妃,杨妃的唐太宗因为武则天娇媚,都给她取名媚娘。而唐高宗就更别说了。
  反而吕雉大部分时间被刘邦遗弃,所以很多人认为吕雉美貌程度不够。其实不然,小道消息云,当时匈奴的首领见过吕雉后就为她的美貌倾倒,刘邦死后就立刻向她提亲,而当时吕雉已经是好几个孩子的娘了。
  综合评论,匈奴提亲的事情历史上是件大事。但是吕后的美貌连戚夫人都不如,更别说美女如云的唐朝了。
楚汉战争一结束,韩信被改封为楚王。汉高祖六年(前201)十月,刘邦再次采用陈平计谋,诱捕韩信。十二月,将韩信贬为淮阴侯。韩信郁郁不得志,称病不参加朝廷活动。汉高祖十年(前197)九月,刘邦宠臣陈豨反叛,自立为赵王,劫掠赵、代属地。刘邦用羽檄征召天下兵士,并亲自率兵征讨陈豨。韩信一向与陈豨交情不错,于是称病在家,不听从刘邦诏令,暗地里派人去向陈豨联络,谋求里应外合,并准备与家臣乘夜伪称诏令大赦诸官罪犯和奴役,发兵袭击吕后和太子。当时韩信舍人得罪了韩信,韩信想杀掉他。舍人弟怀恨在心,向吕后告发韩信谋反情况。吕后想召韩信,又担心他的党羽作乱,便与丞相萧何商讨计策,将韩信抓了起来并斩杀于长乐宫钟室,还灭其三族。汉高祖厉行打击,首当其冲的便是令刘邦深心不安的韩信,他首先把韩信由齐王改封为楚王,又由楚王贬为淮阴侯,又用陈平的计谋捉住韩信,废为平民,但汉高祖刘邦一直没有杀韩信,因为高祖曾与韩信有约: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吕后就偏偏把刘邦都不杀的韩信,用布兜起来,用竹签刺死,杀他时不见天,不见地,不见铁器。司马迁写《史记》,记载汉高祖听到韩信被吕后杀后的心情是:“且喜且哀之”,这话道出了多少背后的故事,自己不忍杀戮功臣,而自己的妻子却刚毅果敢地了解自己心中的疙瘩。
吕雉,喜欢玩弄权术的人
[编辑本段]【简介】
吕后(前241~前180)名雉,字娥姁,秦代单父县吕后(今山东省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结发之妻。
前202年,刘邦称帝,封吕雉为皇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她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
刘邦去世后,惠帝立,吕后掌权,野心勃勃。惠帝死后,她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自己掌握实权,又大封吕氏家族。
她死于前180年,时年62岁。死后,吕氏家族就被陈平,周勃一网打尽。是一位性格刚毅、有抱负、有韬略、有作为的政治家。
[编辑本段]【结发刘邦】
吕后是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人们对她的称呼,她的原名叫吕雉。
吕后的家乡是单父县(今山东单县)。她父亲的名字由于史书没有记载今天已经不知道了,史书只称他为吕公。吕公有四个孩子:长子吕泽,次子吕释之,长女吕雉,次女吕媭。吕公因为躲避仇人逃难时曾暂住在至交好友沛县县令家里。后来,由于吕公对沛县感觉不错,便把家安顿在了沛县。
吕公刚刚客居沛县的时候,县里的官员、豪绅听说县令家来了贵客,便都来凑钱喝酒。负责接收贺礼的人,就是后来刘邦手下“三杰”之一的萧何。此时,萧何是沛县县令手下一名官员。这次酒宴,萧何主管收礼。按照规定,献钱不满一千的人只能在堂下喝酒;凑钱超过一千的人才能到堂上喝酒。刘邦来到以后,高喊一声“泗水亭长刘季”“贺钱万”(《史记·高祖本纪》),就直接来到堂上,实际上,刘邦一个子没拿。吕公一听“泗水亭长刘季”“贺钱万”,大为惊讶,赶快起身相迎。因为“贺钱万”在当时是个非常了不得的数字。从酒宴的规定看,出一千钱的都算是贵客,都要请到堂上喝酒。拿一万钱,当然令人大吃一惊。从来人的身份看,比亭长官高的人不少,但都没有“贺钱万”。拿一万钱,当然令人大吃一惊。从实际收入上看,秦代一位县令的年俸也只是数千钱,至于亭长,一年的俸钱不足数千。一个亭长一次酒宴敢于“贺钱万”,绝对是天文数字,也是不可能的事。吕公当然知道刘邦不可能“贺钱万”,但是,吕公是一个有政治头脑的人;他看中的是刘邦的胆量和潜在的政治家素质。所以,吕公听到这么一个天文数字,立即对刘邦产生了十分强烈的兴趣。
吕公这个人还有一个特点,非常迷信相面。因此,他对口出大言的刘邦的面相也非常吃惊。客人都走了之后,吕公对刘邦说:我平生为人相面多极了,但从来没有见到你这样的面相。我有一个女儿,想许给你为妻,希望你不要嫌弃。刘邦此时还没有妻子,一听说有这种好事,喜出望外,马上答应下来。但是,吕公嫁女一事吕公的老婆不答应:你平时总说咱女儿是个富贵相,要许个富贵之人家,沛县县令对你这么好,他来求婚你都不答应,为什么非要嫁给这个刘季?吕公回答: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
吕公的家是吕公一人说了算,尽管他的妻子反对,但是,他的妻子并不当家;这样,吕雉就成了刘邦的妻子。值得重视的是吕雉的态度。作为这场婚事当事人的吕雉,没有丝毫怨言地接受了父亲对自己终身大事的安排。可见,未出阁的吕后当年本是个乖巧听话的姑娘。(资料来看,吕雉是正常出阁,那么,吕雉嫁给刘邦之时应当不超过二十岁,刘邦此时应当是四十一岁。因此,刘邦与吕雉的年龄相差恐怕有二十一岁左右。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姑娘嫁给一位比自己年长二十一岁之多的亭长,还毫无怨言,应当说此时的吕雉非常温顺、听话。)
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吕雉则是公元前241年,两者年龄相差应记为15岁。上面括号内的文字实为后人推断臆想,不够客观。
[编辑本段]【遇人不淑】
吕雉出嫁之时还有一个令她非常难办的问题:刘邦已经有了一个非婚生的儿子刘肥。不到二十岁的吕雉嫁给了大她十五岁的中年亭长刘邦,而且,这位亭长虽然没有正式结婚,却有了一位未婚生育的儿子。(在刘邦发迹之前,吕雉对刘肥没有任何苛刻之举,这对一位丈夫长自己二十多岁的少妇来说,实属不易。)
吕后在未掌握国家大权之前,确有她善良温顺的一面。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吕雉有了儿子、女儿之后,还要在田中干活。吕雉婚后还得亲自下田种地,显示了吕雉勤劳持家的一面。
连累入狱
刘邦做了泗水亭长之后,要负责往郦山押送服劳役的人。一次押送郦山劳役,一路上不断有人逃亡。无奈之下,他干脆在丰县西边的大泽中将剩余还没有逃的人全放了,并且说:“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史记·高祖本纪》)刘邦这一说一放,反倒感动了十几个不愿逃的人,愿意跟随刘邦。刘邦就带着这伙人跑到芒砀山(今河南永城)落草为寇了。
刘邦身为亭长,押送骊山劳工,竟然放走劳工、自己逃亡,这当然为秦法难容。常言道: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刘邦可以一走了之,吕雉却为此下了狱。
监狱里的生活历来不好过,吕雉进了秦代沛县的监狱也好不到哪儿。监狱之中大问题之一是狱卒对吕雉不礼貌,吕雉在狱中为刘邦究竟受了什么罪史书没有记载;但是,沛县监狱中有一个叫任敖的狱卒,平日和泗水亭长刘邦的关系挺铁。任敖看见狱卒虐待吕雉,一怒之下打伤了那个虐待吕雉的狱卒。这一下子,沛县监狱的狱卒再也没有人敢于欺侮吕雉了。(任敖打伤虐待吕雉的狱卒,说明吕雉在沛县监狱之中受过虐待吕后掌权之时,任敖被任命为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是副国级的干部。)
颠沛流离
汉二年四月,刘邦在还定三秦之后,率领五十六万大军打到了西楚都城彭城。此时的项羽正在齐地忙于平叛,刘邦趁虚而入打进了西楚国都彭城。刘邦此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消灭项羽集团;二是要接走他的父亲、妻子、儿子、女儿。但是,刘邦到了彭城之后,并没有急着接亲人,反而在彭城忙于接收项羽从秦朝都城带走的美女、财宝。项羽的主要谋士范增曾经给刘邦下过一个定论:“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史记·项羽本纪》)贪财好色,刘邦打到彭城之后的表现验证了范增的评价。
等到项羽杀回彭城,刘邦才急忙派人去接家属,但是,此时项羽也已派人去找刘邦的家属。刘邦的家属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早在项羽来人之前已经躲起来了。结果,刘邦派来接家属的人没有找到刘邦的父亲和妻子,项羽派来找刘邦家属的人也没有找到刘邦的父亲和妻子。不仅如此,而且刘邦的父亲、妻子与刘邦的儿子、女儿还在忙乱中相互走失了。
人质生涯、历经磨难
刘邦的父亲、妻子从小路去找刘邦,结果正好遇上项羽的军队,成了项羽的俘虏,被迫成为人质。
刘邦的儿子、女儿幸运地遇到逃亡中的刘邦。刘邦绝情绝义,三番五次踹他的儿子、女儿下车,总算有大臣屡次相助吕后的儿女才逃出性命。
吕雉与刘邦其父太公却从此在项羽的军营中做了二十八个月的人质。而且,吕雉在为人质的两年多时间内,还遇到了一件灾难。
汉四年,刘邦、项羽荥阳对峙之时,无奈的项羽忽发奇想:以烹太公相威胁。项羽的目的是想借此机会要挟刘邦,逼迫刘邦投降。刘邦不吃这一套,竟然嬉皮笑脸地对项羽说:我和项羽都受怀王的命令伐秦,又结拜过兄弟;所以,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烹你爹,我也跟着一块儿喝汤(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大怒,要烹太公,幸亏项伯从中斡旋,项羽才未杀太公。
这件事虽然史书记载的是杀太公,如果真的烹了太公,吕后能躲得过去吗?绝对不可能躲过去!项羽一旦感到绝望——人质不能起到威慑刘邦的作用,他岂能白白为刘邦养着刘邦的老婆?这场危机由于项伯相救,说了一番杀太公没有任何作用,只能使两家的仇结得更深之类的话,项羽才平息了怒气。太公得以躲过一劫,吕后也因此得以躲过一劫。
刘邦虽然在做汉王之时已经宠幸上了戚夫人,但是,刘邦不解决吕雉的问题可以,但他不能不想办法解决其父做人质的问题。因此,刘邦与项羽在荥阳对峙了两年多之后,由于项羽军粮短缺,不得不同意刘邦汉五年十月提出的鸿沟议和。刘邦利用鸿沟议和的骗局,诱骗项羽放回了做了两年零四个月人质的刘公和吕雉,然后撤兵。
刘邦在得到被扣两年多的老爸和老婆后,立即撕毁协议,追杀项羽。但是,不管刘邦如何欺骗项羽,鸿沟议和终于使吕雉回到了汉营。
吕雉对楚汉战争的贡献是他为刘邦做了两年零四个月的人质。这是吕雉为刘邦做出的重大牺牲,也是吕后在刘邦死后执掌朝政的政治资本。历经磨难,回到老公身边的吕雉却发现刘邦身边早已有了宠幸的戚夫人。“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史记·吕太后本纪》)此时的吕后因为年龄长于戚夫人,常常作为留守,伴在刘邦身边的是那位年轻貌美的戚夫人。
由于在此之前吕后已经和刘邦长期分居,吕后作为人质被放回后仍然与刘邦分居,因此,吕后此时已经很难见到刘邦了。两人的关系也因此更加疏远。吕雉必然学会直面情敌。此时的吕雉有多大?我们可以粗略地估算一下。吕雉不足二十岁时嫁给刘邦,一年之后生汉惠帝刘盈,第四年刘邦起兵反秦离家出走,经过三年反秦,四年楚汉相争,到鸿沟议和之时,吕后才与刘邦重逢,离初婚已经十年。因此,此时的吕后应当是不足三十岁。这十年夫妻,吕雉和刘邦共同生活了不到三年,刘邦就在芒砀山落草,接着是反秦三年,灭项四年。等到吕雉再回到刘邦身边,刘邦不但有了新宠,而且又有了另一个宠爱的儿子刘如意(刘邦和戚夫人所生)。不到三十岁的吕后此时只能默默地当一个“留守太太”。
历史上权势显赫的一代女主,在个人感情生活上并不如意。当人们抬头仰望着权倾天下的一代“女皇”时,谁能知道这位“女皇”有多少幸福感?刘邦宠幸戚夫人,恩恩爱爱;吕后从刘邦反秦开始,就与刘邦再无见面,七年后她才回到丈夫身边,但是,她已经是“常留守,希见上,益疏。”
夺嫡风波
“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史记·吕太后本纪》)”
刘邦宠爱贵妃戚姬所生的儿子赵王如意,他想废掉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改立赵王如意。
中国传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刘邦废太子之事引发了两个方面的强烈反应:
第一个做出强烈反应的是朝中大臣。张良、周昌、叔孙通等朝中大臣都坚决反对废长立幼。
其中,叔孙通于汉十二年劝阻刘邦废立太子时的一番话非常最具代表性:太子天下本。本一揺天下振动。奈何以天下为戏!(《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为代表的朝臣们看重的正是制度治国,他们认为:一旦制度遭到破坏,后果不堪设想。张良、周昌等大臣们的反对皆缘于此。
《史记·张丞相列传附周昌传》记载了有关吕后“跪谢周昌”的故事。周昌是刘邦任泗水亭长时的老部下,跟随刘邦一块儿起兵。他的哥哥周苛还是一位烈士,为守卫荥阳被项羽所杀。周昌坚决反对刘邦废长立幼。刘邦问周昌废立太子一事,周昌口吃,说话结结巴巴,但是,他一听刘邦要废长立幼,非常恼火,他说:我的嘴不会说,但是,我觉得这件事绝对不可能做,陛下即使想废太子,我也绝对不接受这个诏书。由于周昌口吃加上盛怒,所以,才有“期期知其不可”、“期期不奉诏”二语。这里的“期期”正是周昌结结巴巴说话的真实状态(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
另一个作出强烈反应的是此事的最大受害者吕后。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史记·留侯世家》)
有人为吕后设谋,让他找张良。吕后就让他的哥哥吕泽劫持张良,逼着张良献计。张良对吕泽说:皇上在战争困难的时候确实能够听我的意见,但是,现在是因为爱而要废长立幼,这已经不是靠说能了结的事。但是,皇上非常看重的“商山四皓”(隐居在商山的四位年长的高士;皓,白,指发白)却始终请不来,因为他们认为皇上对臣下态度一贯傲慢。如果你们想个办法把“商山四皓”请出来辅佐太子,让他们天天陪着太子,特别上朝之时陪伴太子,皇上一定会看见。皇上知道“商山四皓”辅佐太子,也许会有一用。吕后立即付诸实施。吕后派吕泽让人带了太子的亲笔信,还带了一份厚礼,请“商山四皓”出山,这四位高士竟然全来了(于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史记·留侯世家》)
汉十二年,刘邦平定黥布叛乱结束,但是,刘邦也在这次平叛中第二次受到致命箭伤。而且,由箭伤引发的疾病更加严重。此时的刘邦已经预感到人的生命是有尽头的;因此,刘邦废立太子的愿望也更加强烈了。张良劝阻无效,托病不再上朝。作为太子太傅的叔孙通以死相谏,刘邦假装听从,实际上废立太子的想法毫无改变(上详许之,犹欲易之——《史记·留侯世家》)。
一次朝宴,高祖刘邦发现太子身边有四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胡须、眉毛都白了,服装、帽子非常讲究。高祖很奇怪,就问他们:你们是谁?四位老人上前回答,并各自报了姓名: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刘邦听说后大为吃惊:我请你们多年,你们逃避我。现在为什么要随从我的儿子呢?四位老人回答:陛下轻视读书,又爱骂人。我们坚决不愿受辱,所以才因为恐惧而逃亡。如今听说太子仁孝恭敬,爱护天下读书人,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死力,所以我们就来了。刘邦说:烦请诸位好好替我照顾好太子。四位老人敬完酒,离去。刘邦看着离去的四位老人,指着他们对戚夫人说:“我想更换太子,但是,他们四位高士都来辅佐太子,太子的羽翼已经丰满,难以撼动了啊!吕后真是一位好主子啊!戚夫人听说后,立即失声痛哭,刘邦说:为我跳一曲楚舞,我为人唱一首楚歌。歌词说:鸿鹄高飞啊,一飞千里。羽翼已成啊,横渡四海。横渡四海啊,还能作什么。即使有弓箭,对于高飞的鸿鹄还有什么用呢(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翩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史记·留侯世家》)。
从此之后,刘邦再也不提废立太子之事。
[编辑本段]【功绩政绩】
汉高祖十一年春,淮阴侯韩信谋反,吕后与萧何用计,诛杀韩信。同年三月,梁王彭越谋反,刘邦将其废为庶人、削职流放蜀地。途中遇吕后,彭诉说无罪,吕后答应为他说情,将其带回咸阳。她抱怨刘邦:“你把彭越放走,等于放虎归山。”刘邦遂将其处死,并夷其三族。刘邦称帝八年间,吕后协助刘邦,镇压叛逆、打击割据势力,对巩固汉朝统一政权起了重要作用,并为她日后掌权作了充分准备。
吕后当政内,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政治进一步得到推行。刘邦临终前,吕后问刘邦身后的安排。她问萧何相国后谁可继任,刘邦嘱曹参可继任,曹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
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
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驾崩。17岁的刘盈即帝位,吕雉为太后。刘盈年幼仁弱,大权操在吕太后手中。
为剪除异己,毒杀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挖眼烧耳,给她吃哑药使她变哑,并置之厕中,任其哀号,名为“人彘”。刘盈不满其母的残忍,弃理朝政。
前188年,惠帝刘盈忧郁病逝,立(前)少帝刘恭,吕太后临朝称制,行使皇帝职权,为中国皇后专政的第一人。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有怨言。
前184年,吕后遂杀少帝刘恭,立刘弘为(后)少帝,吕太后照旧临朝天下,所以刘弘不称元年。
吕后有政治家的风度,匈奴冒顿单于乘刘邦之死,下书羞辱吕后,说:“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吕后采纳季布的主张,压住怒火,平心静气复书说:“我已年老弃衰,发齿也堕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赠与车马,婉言谢绝,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匈奴自愧失礼,遣使向汉朝认错。
吕太后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在采取“无为而治”,巩固西汉政权的同时,首先打击诸侯王和政治上的反对派,重用其宠臣审食其。然后布置党羽,大封诸吕及所爱后宫美人之子为王侯。随后杀掉赵王刘友和梁王刘恢。右丞相王陵坚决反对封诸吕为王的政策,坚持高祖与大臣的盟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吕太后不高兴,就让他担任皇帝的太傅,夺了他的丞相职权。王陵只得告病回家。然后又让审食其为左丞相,居中用事。陈平、周勃虽然不服,也只好顺从。审食其不处理左丞相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专门监督管理宫中的事务,像个郎中令,吕太后常与他决断大事,公卿大臣处理事务都要通过审食其才能决定。吕后这些做法遭到刘氏宗室和大臣的激烈反对。
吕太后追封他已故的两个哥哥,大哥周吕侯吕泽为悼武王,吕释之为赵昭王,以此作封立诸吕为王的开端。吕后元年(前187年),封侄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追尊父吕文为吕宣王,封女儿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为鲁王,将吕禄的女儿嫁给刘章,封刘章为朱虚侯,封吕释之的儿子吕种为沛侯,封外甥吕平扶柳侯。吕后二年,吕正吕台去世,谥号肃王,封其子吕嘉代吕台为吕王。吕后四年,又封其妹吕媭为临光侯,侄子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吕后先后分封吕氏家族十几人为王为侯。
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后病重,她临终前仍没有忘记巩固吕氏天下。在她病危之时,下令任命侄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王产统领南军。并且告诫他们:“高帝平定天下以后,与大臣订立盟约:‘不是刘氏宗族称王的,天下共诛之。’现在吕氏称王,刘氏和大臣愤愤不平,我很快就死了,皇帝年轻,大臣们可能发生兵变。所以你们要牢牢掌握军队,守卫宫殿,千万不要离开皇宫为我送葬,不要被人扼制。
前180年八月一日,吕太后病死,终年六十二,与汉高祖合葬长陵。吕后陵位于陕西咸阳市渭城区窑店乡三义村,在高祖长陵东南200米处。陵高32米,底边东西160米,南北131米,呈覆斗形。由于陵地建筑在渭水北岸的高原边缘,远望如同山丘,显得异常雄伟。
吕后崩后留下诏赐给各诸侯黄金千斤,将、相、列侯、郎、吏都按官阶赐给黄金。大赦天下。让吕王吕产担任相国。让吕禄的女儿做皇后。由于吕后在政时期培植起一个吕氏外戚集团,从而加剧了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因此在她死后,马上就酿成了刘氏皇族集团与吕氏外戚集团的流血斗争。吕太后没有完成她的政治计划就去世了。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骤然激化,袒刘之军蜂起。齐王刘襄发难于外,陈平、周勃响应于内,刘氏诸王,遂群起而杀诸吕,刘氏皇族集团与吕氏外戚集团的一场流血斗争,以皇族集团的胜利而告终。
吕太后当政十五年,推行约法省禁、与民生息的政策,做了几件大事:叫各郡县推举优秀农民,予以勉励,减轻赋税,改秦税什收其伍为什伍税一;允许以往逃避山林、湖泊和迁徙他乡的农民回到家乡,并归还田宅,官吏不得因其过去有不法行为打骂或歧视;释放奴婢,回乡从事农耕,官吏不得干涉;裁减大批军官士卒,转业还乡,优先给以土地,妥善安置;大赦天下;废秦时因株连而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使边境安定。这些政策的实施,缓和了内外矛盾,刺激了生产发展,增强了汉王朝的国力。
《史记》评价说:“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乱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稀,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吕后先后掌权达十五年,称制时出现五星连珠(一种天象,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颗星排成一条直线,古人认为出现这种天象是顺应天命),但是史书没有记载。总之,吕后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统治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