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隋炀帝到底是暴君,还是千古一帝

时间:2010-5-21 专题:隋炀帝
隋炀帝失败的地方是用民过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伟业了。三驾辽东不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军队,而且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主要是兵役太重。本身修建大运河就伤民大重,损伤国体。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也同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隋炀帝因过分自信与轻敌,导致第一次征高丽的失败,并陷入战争泥潭。致使不满的士兵发动兵变。人民也为逃避沉重的负担纷纷起义造反,为大隋王朝的覆灭打下了伏笔。但大隋是有能力平定起义、叛乱的,这一点可以从他的手下李渊的军队后来平定叛乱可看出。
【战功显赫的皇子】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这和后来编写史书的人的观点有关,加上对他的谥号"炀"是最贬义的一种,所以,后来的人们都认为杨广和秦二世胡亥一样,是最坏的皇帝。其实,杨广时期开凿的大运河至今还在起作用,这是他的功绩,应该肯定。既然对于秦始皇修建长城没有完全地否定,那么对于杨广开凿大运河也应该给予肯定。总之,杨广应该是个毁誉参半的皇帝,这样才符合历史事实。
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第二个儿子,又名杨英,小名是阿麽。父亲杨坚建立隋朝后,杨广被封为晋王,当时只有十三岁。除了王位外,还让杨广做并州(治所是现在的山西太原市)的总管。
杨坚之所以要让很小的儿子担任并州总管,拱卫京城,是吸取了北周没有亲近的重臣辅佐,而被自己灭掉的教训。为了让儿子得到锻炼,真正能在以后胜任,杨坚让很有才干的大臣王韶担任杨广的辅臣。王韶没有辜负杨坚的信任,对杨广尽心尽力,有一次,在他出巡长城时,杨广便趁机造园林,结果等王韶回来后立即劝止了杨广。
后来,隋朝兴兵灭南朝的陈,刚二十岁的杨广是统帅,但真正领兵作战的是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将领。灭掉陈后,进驻建康,即现在的南京,杨广表现得很有气度:杀掉了陈后主陈叔宝的奸佞之臣,封存府库,不贪钱财,最后将陈叔宝及皇后等人押回京城。灭掉陈后,杨广进封太尉之职。
此后,杨广也是屡建战功:在公元590年,奉命到江南任扬州总管,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乱;公元600年,北上击败突厥进犯。这些功劳是其他皇子所没有的。从这点来看,他和李世民有些相似,都是次子,都有战功,都是通过非常手段得到的皇位,只不过李世民比杨广的政绩突出一些,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后来的人们就对李世民称誉多一些,对杨广贬低的多一些。

历史是客观的,但记录历史的人却必然逃脱不了当时主观性和时代政治家们的要求。所以看待历史必然要放在当时的角度来看,分析当时的情况。

杨广堪称千古明君,其文治武功文才,不在康熙,唐太宗之下,而其性格才情又堪称是个英雄性情的皇帝。正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唯大英雄方能本色。

一。至于所说的劳民伤财,不断的伐高丽,以及修大运河这些。哪个朝代没有,康熙退位留给雍正已是一个烂摊子,康熙平准格尔丹,灭三藩,这些战争消耗的人力物力,和对人民生产生活的破坏绝对不在杨广之下,而杨广如此还有为国为民族战争的意义所在,而康熙耗举国之力,为其满人爱新觉罗一氏的利益和权力而战。

二。说杨广性情暴虐,杀人如麻。试问,天下几个皇帝不是如此,从汉武帝,到朱元璋,哪个皇帝不是如此?为了自己的权力,宣武门之变,陈桥兵变,哪个皇帝的位置不是杀人得来的,有杀主子的,有杀兄弟父亲的,杨广做的其他皇帝也做了,比他还恨。李世民杀其兄李建成,其弟李元吉,而后将兄弟两家其子侄一辈悉数杀光,特别是建成之妃,已有一子,不过几岁,我们的明君唐太宗,垂涎美色把哥哥的老婆霸占了,而把这个妃子的儿子也杀了。唐太宗不暴虐?

三。说杨广性情猜忌,心胸狭隘。当皇帝的恐怕没有一个不是如此吧?我们再说唐太宗,和他好了很多年的魏征去世之后,太宗很是伤心,事后发现魏征不仅私自结党隐私,而且故意把给皇帝的上书给褚遂良这些大臣看,来故意博得清名,太宗很是闹怒,本来答应的将公主许配给魏家当媳妇的也不答应了,追回赐谥,并将魏征墓碑都砸了。

可见伴君如伴虎,但是大家都这样,为什么偏拿杨广说事儿呢?

综合就一个原因,李世民,朱元璋,汉武刘彻,他们去世后,都有自己的政权继续存在,而杨广的隋朝已经覆灭,墙倒众人推,什么屎盆子都往上扣。杨广死后,义宁二年,李渊篡隋登基,谥号隋炀帝。

试问,夺权者对原来的权力所有者的评价能做到客观而不撇私么?如果,李世民之后也被另一姓氏夺权。我们今天读到得唐太宗李世民可能就完全是另外一个版本,而且谥号也不会是太宗了,他的宣武门之变和种种必然也是他人生品格的最大诟病了。

可惜了,杨广本是个了不起的好皇帝,居然被说成是千古暴君,真是哗天下以大谬。只有那些庸庸路人,会随波逐流,听那些糟糠之论,不明就里的人云亦云。


最大功绩:修通大运河,南北交通运输更方便。

但其他政策多以暴虐为主,太过于贪图享受。



说白了就是搞了一次大跃进,差不多的啦


都是

绝对是千古第一暴君


暴君

隋朝是一个苦难而又辉煌的王朝,隋炀帝是一个伟大与罪恶并存的人。

他短暂的人生,匆匆而逝的王朝如此生动而又不可思议,如此辉煌而又伤痕累累。

历史是客观的,但记录历史的人却必然逃脱不了当时主观性和时代政治家们的要求。

所以看待历史必然要放在当时的角度来看,分析当时的情况。

杨广堪称千古明君,其文治武功文才,不在康熙,唐太宗之下,而其性格才情又堪称是个英雄性情的皇帝。正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唯大英雄方能本色。


综观隋炀帝的一生,如果从20岁受隋文帝之令,作为统一中国的最年轻的统帅指挥灭陈开始参政算起,到618年江都宫变为宇文化及所弑为止,杨广前后参政执政30年,这30年恰好是大隋一统达于极盛又转向灭亡的30年。从589年杨广统军灭陈到611年王薄起义的前22年,是隋炀帝参政执政的第一阶段,其功劳是主要的。”韩教授举了一连串的历史事实进行证明。他认为隋炀帝在隋文帝领导下的南平伪陈,北逐突厥,取代东宫,巡视东南,代父执政等等,应予肯定。隋炀帝即位之后,他进行改革,精简机构,在科举考试中,增设进士科选拔人才;营建东都,开凿运河,修筑长城、驰道;两下江都,北游西巡;重新开辟和保障达于西海(地中海)的“丝绸之路”;恢复学校,第一次开始接受外国的留学生;第一次设立了四夷经略的新机构“四方馆”,对少数民族实行和亲、友好、优待、恩宠、拜爵和羁糜政策;对外实行“无隔夷夏”的开放政策,如此等等,应更加予以肯定。因为隋炀帝“把大隋推向了极盛时期。其间大隋疆域辽阔,人口激增到4600多万,大大超过了秦汉。国家府库充实,所积累的财富,在大唐还用了几十年。”在此期间,韩福隆教授摘掉了隋炀帝两顶帽子:一是隋炀帝在雄才拓疆方面,实行威德并用的方针,主要使用的是“抚慰”手段,而非“穷兵黩武”。比起秦始皇、汉孝武帝、唐文武帝来,隋炀帝从事的战争要少得多;二是隋炀帝在进行大规模建设时,并不是没有考虑民力的负担,刚登基就宣布免除妇人奴婢及部曲之课,随后是几次大赦,“制战亡之家给复十年”,运河开凿完成后,又“赦江淮以南。扬州给复十年,旧总管内给复三年”,609年,还“诏天下均田”,又“大赦天下”,“开皇以来流配”之人,除“晋阳逆党”外,“悉放还乡”,“陇右诸郡,给复一年”,炀皇帝“行经之所,给复二年”,因此说隋炀帝在此期间只知“劳民伤财”,确不合历史事实。

大隋的灭亡不仅仅是隋炀帝个人的错。唐文武帝也说过“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至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每一个皇帝都有贪婪、贪图安逸的一面,当条件充分时,便明显地暴露出来。贞观初年、汉文景之治中,皇帝提倡节俭,这并非是皇帝艰苦朴素,实则是遭受动乱之后,社会经济萧条,没有这个条件供皇帝去奢靡,在要享乐还是要江山之间,稍微有点理智的皇帝肯定会选择后者。贞观后期,社会经济恢复,唐文武帝也是“锦绡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帐烦劳”。可见,隋炀帝与唐文武帝被传统史家称为一暴君、一明君,实在也是时势造就,他们本人实属一丘之貉。难怪胡戟教授提出了“如果隋炀帝早死几年,秦始皇、唐文武帝多活几年,他们的历史评价是否要掉个个儿”的假设!

综上所述,炀皇帝的过失和大隋的短促也是各方面综合因素造成。我们不能以胜者王败者寇的狭隘眼光去审视炀皇帝。炀皇帝的很多政绩都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的,但是人类历史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历史的发展本是曲折的,人类的进步也是在摸索中前进的。炀皇帝正好是处于历史长河迂回处的皇帝,他失败了,但他走过的这段弯路,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以他当时国破家亡、身败名裂的惨重代价开创了历史前进发展的势头,为封建盛世的到来拉开了序幕,历史长河又浩浩荡荡地向前奔去!



为了适应经济重心转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炀皇帝刚即位就下令修挖长堑和营建东都。同时又在江都营建宫殿和城市,把江都建设成为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这样有效地控制了南、中、北的广大地区,在两都的巩固中加强了中央集权和保证了统治机器的正常运转。当然,东都的营建并非完全是炀皇帝追求享乐所致,而是适应了天下大一统的形势,尽管炀皇帝在洛阳的时间并不太多,但他的一切活动却主要是以东都为轴心的。无论是南下、北上,还是西巡东伐,洛阳的中心地位始终没有变化。从经济角度看,东都的营建,使天下的中心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有力地促进了统治阶级官僚机器的高速运转。其次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原经济文化的繁荣。少数民族诸国的酋长和客商,被请人洛阳,饱览市容,接受当时全国最先进城市文化的熏陶。总之,东都的营建,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使洛阳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的中心,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中国运河的修建,并不始自大隋。历史进入大隋,天下大一统的局势已是不可阻挡。炀皇帝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巩固大隋帝国的统治,使山东、江南之粟能不断地供应关中,以保证中央官僚机构的需要,在文皇帝开挖广通渠的基础上,又三次开凿运河。炀皇帝就完成了从南到北长达3050公里的大运河,它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连接了黄河、长江、淮河、海河、钱塘江五大水系,从南到北构成了南北水道运输网和灌溉系统,使贯穿的浙江、江苏、山东、河南、河南五省的经济,有了更大的发展,从而也就有效地巩固了长安、洛阳两都的地位,密切了中央同地方的联系,强化了中央对全国,特别是对江南和关东人力、财力的控制。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各地,特别是运河两岸城镇的兴起,如杭州、江都、楚州、汴州等等,从长安到洛阳至江都,沿途虽设有离宫40余所,但每一所离宫就是一个驿站水运码头,形成一个新的城镇,也就是一个新的贸易中心和人文荟萃之地,从而有力地加强了各地的经济交流。可以说隋为唐的发展、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隋炀帝为唐太宗做了嫁衣。如今唐太宗成了千古名君,隋炀帝却成了万恶的昏君。为什么?因为唐史是唐朝人写的历史,隋史也是唐朝人写的历史......

隋炀帝此人荒淫无度,开运河,征高丽,使得民不聊生.可以说是个十恶不赦的暴君.但是他的某些行为对于历史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他开创的科举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使得读书人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科举制度影响了中国历史一千多年的发展.他开凿的京杭大运河使得南北交通更加方便,节约了运费,至今还在使用.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虽然隋炀帝是个暴君,但是他对于历史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功大于过!

一、再次实现大一统。两晋以后,中国开始了近两个世纪的分裂——南北朝。杨广的父亲杨坚作为外戚,夺了北周宇文氏最后一个皇帝,也就是他亲外孙的皇位,建立隋朝。其后,20的杨广领军南下,攻下南陈,实现大一统。

二、迁都,修大运河。将都城由西安迁到中原的洛阳,并开凿了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的大运河,将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的长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连接起来,不仅繁荣了经济,重要的是逐渐消除了南人与北人之间的隔阂,水运交通的发达为中国后世的繁荣富强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大运河对后世的贡献远比长城更大。

三、开设科举制度。又一件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打破了门阀制度,为庶族参政提供了机会,也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一直为历朝沿用,直到如今的高考。

四、亲自打通丝绸之路。依然是件影响深远的重要事件,之前虽然已经有了丝绸之路的雏形,但西域各国未平,过往商人一直被吐谷浑等盘剥,苦不堪言。隋炀帝亲自领兵,灭了吐谷浑,并一直打通到了河西走廊上当今的甘肃张掖,西域二十七国君主与使臣纷纷前来朝见,表示臣服。中国历朝皇帝抵达到西北这么远的地方,只有隋炀帝一人!

五、修建长城、分裂突厥。修建隋长城以外,隋朝还把强大的突厥分裂成东突厥与西突厥两部,并在和东突厥的战斗中取得胜利。这也为以后唐太宗取得一系列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西南方向,疆土也扩张到现在的越南一带。万国来朝的盛况,也从大隋开始出现。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