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文物工作者:静夜思非李
最新热门    
 
《静夜思》中的“床”是“马扎”吗?

时间:2009-4-18 15:50:53  来源:中华读书报

李白《静夜思》中的“床”一向是作“睡床”解的,最近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别辟蹊径地提出,此“床”乃是“胡床”,即“马扎”。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新说成为热门话题,赞成有之,反对者亦有之。诗史互证,又添新题。马说虽启发了我们思考新解的可能性,但在材料

的充分性与论证的严密性上,或有不尽令人满意的地方。我们这次发表的西南大学文学院的胥洪泉教授的这篇大作,针对马说的不足之处展开批评,并提供了若干新的材料。欢迎文史学界的读者,对此继续探讨,不管是否可以获致定论,至少讨论可以增进我们对我国古代建筑史、家具史以及诗歌史的认识。

今年年初,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讲家具收藏,他根据唐代的建筑和家具,对李白《静夜思》中的“床”提出新解,认为把这首诗中的“床”解释为“睡床”,是“一个大谬”,“李白诗中的‘床’,不是我们今天睡觉的床,而是一个马扎,古称‘胡床’”。后来,讲座内容又被整理成《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由中华书局出版,《中华读书报》2008年3月19日第9版又摘登了其中的《〈静夜思〉新解》。由于中央电视台、中华书局等这样的国家级传播平台,这一所谓新解,影响广泛。然而,在笔者看来,马未都的新解(以下简称“马文”)不能成立,所用论据也不能说明观点。

李白《静夜思》中的“床”,传统都作卧具即“睡床”讲,直到现在,大多数人也还这样讲。然而,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有人提出:作者睡在床上,怎么能见到地上的月光?又怎么能够做出举头、低头的动作来呢?因而就有学者另寻解释,有解释为“井床”即“井上围栏”的(这一解释不正确,参见拙文《“床前明月光”之“床”究竟为何物》,载《解放日报》2008年1月14日第13版),有解释为“坐具”的,而“坐具”又具体分为“凳子”和“胡床”两种。其实,马文的观点只是把“胡床”明确为“马扎”而已,但是却难以成立。

第一,马文说:“我们躺在床上是没办法举头和低头的,我们顶多探个头,看看床底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把《静夜思》中的“床”解释为“睡床”,并不是说作者就一定睡在床上,难道说到“床”,就一定是睡在床上吗?作者“躺在床上”的说法,是由“静夜”和“床”的思维定势形成的,而这首诗中根本没有这样的意思。

第二,马文说:“如果你对建筑史有了解的话,就知道唐代的建筑门窗非常小,门是板门,不透光。”“而且,唐代的窗户非常小,月亮的光不可能进入室内。”唐代的建筑,窗户果真很小吗?从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