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历史名人
最新热门    
 
城隍庙:一座老城的庇佑地标(图)

时间:2009-10-15 10:28:19  来源:大河报


    新密城隍庙有着独到的建筑特色

    据新密文史专家魏殿臣老先生介绍,全国各地虽然都有城隍庙,但是只有新密的城隍庙是受过皇封的。由是,新密的城隍庙有不少独到之处。譬如,其他地方的城隍庙大门多为1孔或3孔,而新密城隍庙因受过皇封,所以建成了5孔的午朝门。

    另外,城隍庙的西楼建筑是八角楼形状,采用了悬空梁建筑结构,午朝门及西边廊房也多采用悬空梁结构,这在全国的古建筑中也很罕见,体现了其时能工巧匠的建筑智慧。

    尤其特别的是,后殿的城隍塑像下面也藏着玄机,当你来到后殿时,城隍神会突然坐起来。原来,塑像下藏的机关与塑像前的一片地砖相连。如果香客进来无意中踩中了与机关相连的地砖,原本躺卧的“城隍”就会突然“坐”起。这样的场景曾经让很多人心惊胆战,而且还吓死过来上香的香客。所以,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地下机关改成了电动式,只有香客来到后殿上香、跪拜磕头时,原来向后仰躺的城隍塑像,才会缓缓坐直身子,礼拜结束站起身来,城隍塑像又恢复原来仰躺的姿势。

    如前所说,城隍庙原本还有一处全国罕见的彩色琉璃影壁,上面绘有二龙戏珠彩色图案,这应该是全国绝无仅有的彩色影壁,也是新密人引以为荣的宝贝,只可惜它已被损毁。

    在建筑艺术上,城隍庙与古县衙十分接近,全国罕见的建筑艺术,凝结着明清时期建筑工匠的智慧。近年来,专家们不断来此考察,城隍庙及其建筑艺术先后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专家们认为,新密城隍庙规模巨大,布局合理,建造精巧,其中不少古建筑保存完好,对研究我国古建筑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新密城隍庙的现在离不开村民的保护

    一如新密县衙如今离不开马根一样,现在的新密城隍庙也离不开一个叫王亚套的人。

    新密城隍庙虽然建筑和艺术价值都很高,但一度并不被人们当回事儿。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城隍庙虽仍是庙宇,但北小院却被作为国民党政府的警察局使用,并且单独开了个后门,与县衙大门斜对。新中国成立后,城隍庙庙产完全归公,当时的密县公安局在其中办公三十多年。公安局搬走后,原司法系统如检察院、法院、公安局的家属都住着庙房,最多时城隍庙内住了48户。

    县政府从老城迁往新址后,司法机关也陆续搬迁,城隍庙内所住家属也大部分搬走,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92年,仍有十几户人家住在那里。政府迁出后,城隍庙成了一个大杂院,空地上盖满了房子,随着房子的修建,文物破坏也开始升级,大院东西两侧原有长长的卷棚,西卷棚被拆掉三间,其余27间卷棚被隔成一个个小间,每间都开了一个门,原卷棚装饰精美的窗格大多被破坏。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密县兴起了一阵旅游热,政府希望借旅游热招商引资,搞活经济。此时,老城一些人在空空的大殿上写上“城隍爷”的牌位,开始了宗教崇拜。一些有识之士建议将城隍庙开发成旅游区,将提案递交县委,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由旅游局下文成立了城隍庙旅游区管理办公室。可是旅游开发阻力重重,困难重重。庙产虽然明确了,但是里面的住户迟迟不搬迁,搬走者迟迟不退房。鉴于此,时任县委书记周建秋率相关部门和城关镇领导在城隍庙召开现场会,限半月内空房移交,住户搬迁,对拒不搬迁者采取强制手段。但由于原因复杂,城隍庙戏楼及东卷棚南头共18间房仍为他人非法占用。

    城隍庙成立了旅游区办公室以后,即走上了艰难的民间开发之路,香客们的捐资、热心人士的赞助全部投入到开发中。

    “看着让人心疼。”老城居民王亚套先生说,“这可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财富,眼看就要被糟蹋完了。”作为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