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历史名人
最新热门    
 
宽厚包容同朝相 戮力同心佐盛唐(图)

时间:2009-12-8 12:38:22  来源:天津日报
bsp; 后来,仁杰卸任大理丞之职,放任地方官,出任宁州刺史。宁州地处陇右之西,为汉戎杂居之地。仁杰到任后,体察民情,安抚戎落,内外相安,甚得当地吏民欢心,郡人纷纷赞颂他的德政,并刻碑铭记。

    武则天常称仁杰为“国老”,“仁杰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仁杰也曾多次以年老告退,则天从不允许。仁杰每入见,则天“常止其拜”,并说:“每见公拜,朕也身痛。”这年秋九月,狄仁杰病故,享年71岁。武氏则天悲恸异常,失声叹道:“朝堂空矣!”“天夺吾国老何太早矣!”遂赠仁杰为文昌右相,并宣布废朝三日,以示哀悼。

    狄仁杰,青年入仕,耄耋而逝,效命唐室数十载。他竭心尽命,鞠躬尽瘁;他勤于吏职,政绩卓著;他刚正不阿,敢于抗颜直陈己见,对武则天弊政多所匡正,受到世人的拥戴;他有胆有识,不向邪恶势力屈从,昭彰后世;他具有远见卓识,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佐助武氏则天立下不朽功勋。他的诸多传奇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

    狄仁杰的建树和作为无愧于千百年来的称颂和赞誉。可是,他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辉煌表现,却不能不提另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娄师德,因为他是真正的伯乐,一个有着宽广胸怀和伟大德行的伯乐。

    《新唐书·娄师德传》载:狄仁杰当宰相之前,娄师德曾在武则天面前竭力推荐他,但狄仁杰对此事却一无所知。他认为娄师德不过是个普通武将,很瞧不起他,一再排挤他到外地。武则天察觉此事后,便问狄仁杰:“师德贤乎?”狄仁杰说:“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武则天又问:“知人乎?”狄仁杰说:“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武则天笑着说:“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于是令侍从取来文件箱,拿出十几篇娄师德的奏折给狄仁杰看。这些都是娄力荐朝廷重用他的。其一疏曰:

    臣闻尧登社稷,庆会明良;舜用阜陶,四方风动。殷周虽有高宗昌发之君,犹赖传说吕望之阻。窃见太原狄仁杰,出自并州,英姿挺特,行包九德,才兼四科,观变历微,占天知地。阐弘道奥,同史苏、京房之伦;德量谋猷,有伊吕、管晏之任。诚大唐之柱石、社稷之元龟,宜加拔擢,使登台司,上顺三辰,下叙五品,以致休征之应。

    狄仁杰读了之后,十分惭愧,惊惧得汗透衣衫,连连认错,武则天没有指责他。狄仁杰出宫后感叹说:“娄公的德行真是像高山一样盛大啊!一直以来娄大人百般包容忍让我,我不仅不领情,还总是自以为是。娄公却从来没有半点骄矜的表现,我比娄公差远了。”于是青衣小帽,至娄府一躬到地,当面赔礼道歉。师德曰:“吾见公刚直,所言不偏,能为国安民,吾故荐公,必能匡复唐室,实为公忘私也。”仁杰曰:“非太后所言,臣何知之。”师德备酒款待而别,自此之后,二人相善如初。

    仅此一端,便知娄的胸怀和德品了。其实,娄师德的优秀非止一端。

    娄师德(630—699年),字宗仁,郑州原武(今河南原武西)人,唐朝大臣、名将。

    娄师德自幼才思敏捷,弱冠便以进士及第授江都(今江苏扬州)县尉。

    677年,唐高宗李治鉴于来自吐蕃的威胁,颁发《举猛士诏》,娄师德虽身为文臣,却心忧天下,毅然从戎。

    第二年,唐、土双方在青海岸边交战。由于正副总管不能协同一致,致使唐军损失惨重。危急时刻,娄师德挺身而出,收拢逃散的士兵,扎营于易守难攻之地,唐军士气才得以重新振作。随后,娄师德又奉命出使吐蕃,与吐蕃大将论赞婆会谈。在会谈中,娄师德一方面宣扬唐廷休战求和之意,以此稳住吐蕃,一方面趁机巩固河陇一带的防线。最终与论赞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立即罢兵,吐蕃此后数年不再犯边,边境稍宁。

    682年,吐蕃再次进犯河源,娄师德受命率兵反击,双方在白水涧短兵相接。由于娄师德身先士卒,勇敢无畏,指挥有方,唐军士气大振,八战八捷。边庭军事上取得这样巨大的胜利,朝廷上下欢欣鼓舞。战后,娄师德受封为比部员外郎、左骁卫郎将、河源军经略副使。为了不让娄师德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