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_login}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部下臣子爱顶嘴 神宗皇
皇帝妻妾:落难凤凰不如
多尔衮有谋逆之心吗?拉
光绪皇帝向左,明治天皇
赵普:讨好皇帝坏了规矩
无么则勇无畏则刚 笔公
孙权能当皇帝的迷信传说
荒唐事:中国史上十大不
独眼皇帝符生的嗜杀下场
夫妻皇帝的真相(图)
最新热门    
 
勤政皇帝的一天怎么过:明成祖朱棣的日程表(图)

时间:2010-1-1 12:36:56  来源:凤凰网
是否有不适当的做法,或者,是否有存疑的裁决或没有可靠根据的指控。永乐随后问道,政府里面是否有人不义地将无辜之人下狱,或者,对他的臣民做了不道德的事。

    王彰与刘观指出,因为北京和南京的国家监狱,没准备好管理和监禁服刑的罪犯,也因为光是供应食物和照顾狭窄空间的囚犯对政府来说便是一种负担,他们正在为几十名犯人,请求假释和出狱假。

    随后,他们说道,他们把所有有关死囚的指控、裁决,以及审判暨判决纪录,移送到大理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永乐此时还不会把他的吏部、礼部或刑部尚书释放出狱)。

    最后一位向皇上禀告的尚书是工部尚书李庆,他在一年前,指挥大约二十三万五千名搬运工人,为永乐的军事行动运送粮食。作为工部尚书兼领兵部事,李庆的主要职责,是为水路和道路维护之类的定期国家计划征募工匠和壮丁。虽然如此,永乐问了他有关军器局和宝源局的状况。由于宫殿建筑群、藩王府邸,以及天寿山和其他地方之皇陵的建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永乐提醒工部尚书要跟内官监密切合作;从永乐朝廷里人员和办公室空间的角度观之,内官监是所有太监机构中最大的。工部尚书凭直觉了解,如果他不能提供足够的建材——诸如木材、石材、砖块、鹰架、油漆、铜、锡、青铜和铁——那么他不仅会跟内官监掌印太监争吵,而且永乐肯定会让他倒大霉。

    最后,轮到五军都督府报告军队用兵上的方向,以及专业的军事管理事宜,而永乐皇帝对这些主题是相当精通的。不过,永乐还是要求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以及都督佥事(正二品)必须频繁作简报。再者,因为1411年以来,他指派战术高明的太监当都尉,现在他又多任命了几位镇守太监,驻守在北方的边境。永乐亦指示兵仗局掌印太监,要监督京城兵工厂新火器的制造。兵仗局于此际向他保证,他们继续制造诸如钥匙、铁锁、铁锤、乞巧小针、螺丝起子和剪刀之类的品目。永乐知道,他把太监指挥官编入正式的军事机构,让他们充当起君主的爪牙,也由此延伸为国家的爪牙。从现在开始,他们会不断地跟专业的指挥官密切往来,为他新型的绝对主义提供保险。


    几乎是下午两点了,但永乐注意到,少数官员还没有说话。在他示意午朝休会之前,司礼监官员宣告,任何要皇上过目的其他事情应该向通政司汇报。一大清早,超过四百份的奏议已经送达通政使(正三品)负责的办公处所。这些公文迅速移交到承天门的宫殿,由大约十名的司礼监太监作初步的筛选。在那里,太监用不同色彩将卷宗作标记,把六部、军事机构与藩王府的公文分开。随后,他们决定是否立即把公文发送给司礼监掌印太监,或者,透过正式途径把它们转给内阁,最后由内阁转回到永乐那边作最后的定夺。

    把个人注意力放在这类奏议上,的确增加永乐每天的差事负担。那就是为什么他需要翰林院学士的秘书性协助的原因。他所依赖的这些有学术资质的人和熟练的管理人员,发展成了内阁。

    他最初的七位内阁大学士里头,解缙(1369—1415)与胡广(1370—1418)这两位已经过世了,胡俨(1361—1443)改任国子监祭酒,而黄淮(1367—1449)正入狱服刑中。因此,能协助永乐在国家公文上作权衡、起草诏令与教谕的内阁大学士,仅剩下有才气但又重实效的杨荣(1371—1440)、圆滑的金幼孜(1368—1431),以及几个月前才从监狱释放出来、正直坦率的杨士奇(1365—1444)。

    午朝结束时,永乐照惯例示意他们该立即工作,标出需要皇帝“批红”的那些奏章。永乐随后直接走向东安门,不到三年前,也就是1420年,他在那里设立了一个叫作东厂的秘密警察机构,目的在于压制他的政敌,平息恶意中伤的谣言,还有搜集有关大明帝国情况的情报。

    在司礼掌印太监和锦衣卫指挥使的伴随下,永乐到达了东厂,东厂掌印太监这位相当受信任的心腹,在门口恭迎着。永乐立即看到一个“朝廷心腹”的匾额,悬挂在大厅。他先视察内厂,那里惯常扣押极严重危险的嫌疑犯,接着看一看一些被罢黜的尚书“暂时栖身”的外厂。永乐询问了有关这些有才干之士的一般健康状态——他们先前在最高职务上为他效劳,行使他们正当的管辖。掌印太监向他保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