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皇权与汉字(图)
明清商帮:专制的阴影下
民主与专制的百年迷途
专制社会下的艺术与激进
孔子诛少正卯是专制理念
单世联:明代皇权对海外
罗马尼亚专制者齐奥塞斯
孔子的仁学是“专制仁道
专制政治·儒家精神·现
专制政治·儒家精神·现
最新热门    
 
皇权专制绞杀士人精神(图)

时间:2010-1-29 14:45:04  来源:深圳商报
sp;“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现在已经成了广为人知的名言,只是不知道人们是否还能从这句话里感受到那种超越权势、富贵的理想化的洒脱。

    在评价中国圣贤文化的时候,顾颉刚先生曾说:“我们平心而论,圣贤们所想像的世界并非不好,只是不适合于人性,不能实行。”之所以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表现出的洒脱是理想化的,是因为:“穷”,实在是很难“独善其身”的。正如孟子自己所讲的:“无恒产者无恒心”,自武士蜕化成文士之后,除了出仕做官和给做官的人当幕僚,百无一用是书生,“肩不能担,背不能负,一旦失业便无他技可以自活”(顾颉刚语)。所以,孟子在强调“道”的同时,又对士人是否出仕的“就”与“去”制订了一个更符合现实的“三就三去”的规范:

    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之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关于这“三就三去”,余英时先生是这样说的:“事实上,孟子最注重的只是第一项的去就,即‘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与否。第二项已经是面对当时的现实,在原则上打了折扣,不过仍希望保住士的起码尊严罢了。至于最后一项则根本谈不上‘就’。接受君主暂时的周济,以免于饿死,终究还是要‘去’的。”

    余英时先生的看法值得商榷。他说“孟子最注重的只是第一项的去就,即‘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与否”,这自然是不错的。试想,君主不仅“迎之致敬以有礼”,而且言听计从,你说什么是什么,不仅是孟子,所有士人都希望真能这样。可是,即使在士人炙手可热的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情况也并不多见。而余英时先生认为,“至于最后一项则根本谈不上‘就’。接受君主暂时的周济,以免于饿死,终究还是要‘去’的。”就显得过于理想化了,“事实上”,在数千年的历史当中,士人是别无选择的,往往是你“就”也得“就”,不“就”也得“就”!至于“去”,除了“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直至饿死之外,则根本无处可“去”!特别在皇权专制确立之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能“去”哪儿?你敢“去”哪儿?

    士人的希望是与统治者签署一个“就”与“去”的君子协定。先秦的君主王侯还多少有些君子之风,“道理”勉强还说得通。可越是到了后世,掌握政权的人越野蛮,结果就成了士人以贵族精神与流氓地痞订规则、谈价码、讲条件,士人约束了自己,却无法约束最高权力。

    皇权专制对于士人气节与精神的伤害是致命的,所以自孔子开始,中国的正统儒士们一直试图用自己的“道统”限制皇权的“政统”,结果自然是一次次的失败。

    关于儒家的“道”及其“道统”,大约还是从事社会学研究的费孝通先生看得比较明白:

    实际执政的系列——政统——和知道应该这样统治天下的系列——道统——的分别是儒家政治理论的基础,也是中国传统政治结构的一个重要事实。这和西洋中古时代的政治和宗教的分权有相似之处,但也不完全相同……

    ……耶稣的确用一种“权柄”做一些“事”,因之在大家要做事的领域里,上帝和该撒(今译凯撒)最后还是会冲突的。冲突的结果是一个克服另一个。在儒家道统是一个“理”,一个应当这样做的规范,一个依着这样做能王道天下的路子,并不是“事”,因为按不按理做和有没有理是分开的。事归政统,而理归道统。

 
    这也就是说,儒家道统对皇家政统的“规范”是没有实际约束力的。所以,为了推行道统与政统合一的王道,孔子是四处游说,积极出仕的。据《史记》记载,他周游列国“干七十余君”,“君命召,不俟驾行矣。”《孟子》当中也有“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的说法。结果却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

    但是像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在别人眼中却是:“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