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故宫里绵延不断的中华历
台北故宫赏雍正瓷器(图
清军杀敌的冲锋号 豪吹
故宫明年院庆清理家底儿
沈阳曾经也有个天坛(图
在故宫过年
故宫外朝宫殿为何无满文
典守故宫国宝二三事
故宫的价值与地位(组图
故宫“最豪华”宫殿倦勤
最新热门    
 
沈阳故宫:大清襁褓问沧桑(图)

时间:2010-2-20 19:20:14  来源:香港文汇报
化影响──“龙即天子”;那个八力士造型,象征“八方归一”,当然有点征服天下的意味。大政殿建筑刻意将满、汉、蒙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其实就是在竭力展示努尔哈赤的政治追求:金龙盘柱,觊觎中原;八力士,征服蒙古;而亭帐则是他的满族衣钵。

    大政殿两侧的十王亭呈雁阵排列,南宽北狭,别开生面,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这种奇特布局。辽宁同行笑道,它取的是众星拱月,意谓兵多将广,源源不绝,以致万世绵延。

    十王亭是清朝入关前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在皇宫内“办公”的地方。这种定都后“君臣合署办公”的格局,是汗王与八旗贝勒共议国政制度的固定化,延续的是努尔哈赤马背时期的军事民主思想。这在中国历史上堪称独步天下,同时也为中国宫殿建筑史写下空前一页。

    我不由笑道,万岁爷的这种“民主”姿态,多限于打江山的时候,说穿了是战争逼出来的,一旦天下到手,屁股坐稳,人家就不要这劳什子了。

    是啊,草创时期嘛!辽宁同行也笑了起来,到了太宗手上,他就追求“规范”,追求气派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开始摆谱了。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中路部分那百十间宫殿。

    1626年清太宗皇太极继承汗位,随即续建皇宫。先后建起大清门、飞龙阁、翔凤阁、崇政殿、东宫、西宫、凤凰楼、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等名目繁多的正殿寝宫。这些凸显排场的宫殿看上去大体呈三进院落,中轴线贯穿,左右对称,分工细微,多有讲究。

    大清门是正门,俗称“午朝门”,为文武百官候朝之所。大清门屋顶满铺黄琉璃瓦并衬以绿色剪边,既保留了以黄为尊的传统观念,又体现了满族对故乡山林的深厚眷念。

    迈过大清门,北望便是崇政殿,即皇太极的金銮殿。1636年,即汗位十年的皇太极在此登基称帝,将国号“金”改为“清”,年号也由“天聪”改为“崇德”。

    崇政殿相当于皇帝的“办公室”,主要供其临朝理政。整座大殿为全木结构,五间九檩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与装饰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

    我不禁啧啧称奇。

    说到这里,辽宁同行忽然改口道,当然,就一般而言,平地起建的崇政殿,怎么也比不上高高坐落在汉白玉台基上的太和殿。即使按明清宫殿建筑屋顶样式的级别划分,崇政殿也没法与太和殿相比。崇政殿是“硬山顶”,属最低等级,而太和殿则是“重檐庑殿顶”,属最高等级。

    穿过崇政殿,就是密集的后宫建筑群了。它们以凤凰楼、清宁宫为主体,高筑在近4米的台基上。这种“宫高殿低”特点,恰与北京故宫相反。凤凰楼为宴饮、议事之所,清宁宫等“台上五宫”则为帝后寝居。1643年8月,皇太极在清宁宫内被称做“暖阁”的地方暴亡,终年52岁。此后,清军大举入关,朝廷随之南迁,这里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故宫”了。史载顺治以后,除乾隆、嘉庆、道光,其它皇帝都没有来过。

    西部建筑为乾隆四十七年至四十八年(1782至1783年)增建,以文溯阁为中心,配以仰熙斋、嘉荫堂、戏台等,既是贮藏《四库全书》和皇帝读书的地方,也是当年皇家的娱乐场所。其中文溯阁是清代收藏《四库全书》的七阁之一,东侧有一碑亭,其碑文《御制文溯阁记》和《宋孝宗论》为乾隆亲撰,详细记录了建阁经过和《四库全书》的收藏。

    人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我由此忽然想到,清皇朝在其近三百年的生命历程中,当年盛京这一段,只能算是它的婴幼时代。如此看来,若说北京故宫算是它的风雨大厦的话,沈阳故宫当是它的降生襁褓了。可悲的是,这个襁褓中的婴儿,谁能料到,日后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呢?终其一生,他带给中华民族的苦难实在太多,造成的屈辱委实太大!所谓的“天朝”,一路专制、残暴、僵化、腐败下来,最后竟沦为匍匐于列强脚下仰人鼻息的洋奴,乞降、赔款、割地,居然成了朝廷“外交”上的看家本领;他的不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