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京剧《宇宙锋》讲的是秦
京剧《宇宙锋》讲的是秦
揭秘清宫挑选美貌秀女有
官迷李白:诗仙人生悲剧
李瑞环与京剧:卸任后醉
京剧中的术语(图)
京剧舞台上的绝活(图)
《东方杂志》告诉我们民
李瑞环《韩玉娘》获京剧
鸦片战争以后的境遇 揭
最新热门    
 
京剧的流派风格及其他(图)

时间:2010-3-6 21:22:48  来源:天津日报

 

    稍具京剧知识的人士应该都知道,在京剧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流派,无论是生、旦、净、丑行中都不乏其例。而且在一个宗师门下,后来在时间淘滤与艺术实践中又出现了若干分支;这些分支的代表人物在不断发展与成熟过程中又形成为新的流派,这种百花竞姿的局面,在京剧发展史中的鼎盛阶段,可以想见是蔚为壮观的。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经常在议论一个话题:为什么在几十年以至百年前,会接踵而生那么多异彩纷呈的京剧流派,而近些年来尽管不乏名角,却怎么说也够不上独树一帜、风格成熟的作为流派的代表人物?而且,人们只为标以某派亲传或再传弟子而自欣与被推重,却基本上看不到新出现而被公认的新的流派领军人物。这一方面说明京剧发展至今天的一个严酷现实,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一种实事求是的面对。但究竟为什么“没有”?争议的结果好像还是莫衷一是。

    笔者是一个圈外人,但作为一个京剧艺术的爱好者,一个几十年间目睹京剧发展曲折道路的亲历者,窃以为首先必须如实地正视社会环境跨越性的改变,人群娱乐生活的“转型”给京剧带来的巨大的冲击。在上世纪初,作为城乡人民基本的观赏性娱乐生活,“看戏”几乎成为他们渴望的首选;后来虽然有了电影,但在都市,尤其是广大乡村,仍没有从根本上撼动“看戏”的重要地位。这样的一种社会需求无疑是京剧繁荣的原动力,从而也带来了从业人员的相互竞争与力攀更高的台阶,以获得受众的欢迎。那么,特色与求新就必然应运而生。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流派是“逼”出来的。另外,任何风格与特色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极其有利的平台,需要既久且密的舞台生活历练,所谓“熟能生巧”,在“巧”中寻找到由于不满足现状而异峰突起;而在许多方面有异于同道也有别于自身当初,当然必须拥有较广大的受众市场,这才使“流派”得以生根并获得稳固的地位。如此的条件也只有在京剧处于繁盛时期才可能必备。在这个意义上,京剧的流派又可以说是“养”出来的。

    如果上述缘由成立的话,便可以看出京剧的流派不是只在屋子里面凭空想出来的,也不只是像饭店里精心制造一种“特色菜”那么简单。不能不承认它确确实实需要应有的天时、地利与人气。我这里并非一味为今天的京剧从业人士辩护,不错,时代是比先辈们所处的年月大大地推进了,某些方面的条件也比当年优裕得多,但在最有利于促成流派发育形成的土壤、气候等因素上,不能不承认今已远非昔比。甚至也怪不了这也怪不了那,简捷地说,事物发展的规律使然也。

    然而,那也不是根本不可逆转的唯一障碍。难道就没有主观不得宜和未尽全功的因素吗?我认为还是有的。一是有关素质问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