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孔子是个典型的悲剧人物
孔子、庄子、老子、墨子
孔子孟子墨子三人的思想
孔子 孟子 庄子 老子 孙
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孔子墓1966年蒙难记:“
孔子,韩非子,李白,杜甫
孔子、孟子、荀子、老子
孔子孟子墨子三人思想的
孔子韩非子孟子的名言
最新热门    
 
孔子爱树(图)

时间:2010-3-23 12:12:56  来源:天津日报
地践行了人伦道德,体现了儒者的仁恕情怀。熟悉《论语》的人都知道,“仁”是孔子道德评判的最高标准,很少许人,这里却动情地用以称美高柴,足见生态伦理在孔子心中的崇高地位,也足见孔子对高柴践行生态伦理的满意程度。从此,“启蛰不杀,方长不折”,就成了国人真诚而自觉地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经典言行。

    孔子的另一高足曾参,将孔子和高柴这方面的思想观点,进而概括为“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被其后学庄重地记入儒家重要经典《礼记·祭义》,代代传习。百年后,孟子又结合其他古典,将之细化为“斧斤以时入山林”(采伐树木有一定的时间),“数罟不入洿池”(不用细密的网到池中捕鱼),和“不违农时”一起,作为实现其最高政治理想“王道”的基点,一再向当国者进行宣传诱导,说这是“王道之始也”。要想当圣王,就得从这里起步。

    树木茂盛,是诚信政治的体现

    孔子的大弟子子路,字仲由,在卫国蒲地当长官已经三年了,政绩如何?孔子决定去做个实地考察。进入蒲地,马车缓行,孔子细看,一路上竟情不自禁地三次脱口赞叹:“善哉由也!”子路真不错呀,蒲地治理得真好呀!其间第二次就是专门赞扬蒲地环境宜居,城市绿化搞得好:“入其邑,墙屋完固,树木甚茂。”孔子认为这是子路为政诚信所致:“此其忠信以宽,故其民不偷(苟且)也。”子路诚信待民,宽厚施政,百姓也报之以诚,认真落实政府的措施,决不敷衍苟且,所以儒者向往的生态,能在蒲地得到很好的展示。想想我们不少地方的绿化工作,为何总是收效欠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诚信。上下敷衍,蒙混了事,岂能不年年栽树不见树。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把绿化工作落到实处,绿化出一派“树木甚茂”的生态,恐怕首先是我们的官员,得像孔子称美的子路一样,从诚信做起。

    学树中松柏,做人中君子

    孔子爱树敬树,寄情于树,对松树和柏树寄托尤深。松树和柏树不管季节更替,冷暖变换,夏也青青,冬也青青,始终如一,固守树木绿的本色。孔子从这里看到了一种坚毅执著、守道不变的高贵品格,而这正是他终身坚守和大力弘扬的君子人格,是人伦道德中的极致。因此对之极尽颂扬:“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孔子把松树和柏树,与人们最崇仰的远古圣君尧和舜类比,赞美松柏和尧舜一样是独得天地之正气,是做人做物之楷模。“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君子若能如松柏一样,保持纯正的心性,就能如尧舜一样引领人伦,纯正世人的心性,一扫趋炎附势、媚态应变的恶俗,让天地间正气充盈。

    孔子一生都志在推行仁恕,以救世于崩坏,拯民于水火,但总是处处碰壁,屡遭困厄。公元前489年,已是63岁的孔子,被反对势力派兵围困在陈国和蔡国交界处,一连七天吃不上饭,只能挖野菜煮汤充饥,饿得憔悴不堪。孔子心地坦然,无所畏惧,照旧在屋里弹琴唱歌。随行的一些弟子却受不了了。子路和子贡本是孔子最为得意的高足,平时对孔子也最为崇拜,这时竟也私下抱怨起来。说孔子为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两次被赶出本土鲁国,在卫国被铲削掉所有的足迹,在宋国被推倒歇过脚的大树,如今又被包围在这里,受尽迫害和凌辱,却像无事人一样,又是弹琴,又是唱歌,从未间断,君子能这样不顾凌辱吗?孔子召俩人谈话,还未张口,率直的子路就一声长叹:看样子,我们是走投无路了。孔子耐心地对他们进行理想和信念教育,说是君子只要“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越是困境,就越能磨砺和升华自己的意志和操守,越是困境,也越易彰显君子的人格魅力,产生巨大的道德感召力。所以,困境对君子而言,不仅不是穷途末路,恰恰是其完美人格成就事业的人生佳境。孔子拿寒冬松柏作比喻,深情而坚毅地说道:“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于丘其幸乎!”天寒地冻,霜雪肆虐,万物凋零,我因此而清楚地看到松树和柏树是那样青葱繁茂,是那样顶天立地。由此看来,今天在陈蔡之间遭遇困厄,对我来说还真是一件幸事呢!说罢,孔子拿起琴,继续弹唱。子路和子贡深受激励,胸中如有松柏挺然,豪情陡生,怨气尽消。子路兴奋地拿起武器随歌起舞,子贡奉命出使楚国搬来救兵,一场看似绝境的险情随之化解。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