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中国第一次抵制外货(图
中国人的历史误读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英雄是
中国武术大师王世清怎么
古代中国号称世界第一强
中国古代最大作秀工程(
唐太宗:以孝的名义建造
中国哲学与道家文化研究
抗战中罹难的中国文人: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最新热门    
 
中国的智慧在《周易》(图)

时间:2010-3-24 11:44:53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什么“易为群经之首”?因为《周易》一直被认为是智慧的源泉、思想的源头。从汉朝开始,所有知识分子都要读经书,《周易》更是必读。唐太宗时期编纂《五经正义》,第一部就是《周易正义》。清康熙在钦命李光地主编的《周易折中》中亲撰自己读《周易》的心得作为序言,自问读《周易》五十多年,深知为了治国平天下,长治久安,必须从《周易》找智慧的源泉。《周易折中》将《周易》各派的思想综合起来,成为一本易学全书,是清朝知识分子必读之书。

    我的老师冯友兰先生晚年曾说:“我搞了一辈子中国哲学,但是对《周易》研究不够”,中国哲学离开《周易》是不完全的,因为中国古代哲学家都是从《周易》中找到思维模式、价值理念、哲学源头。冯先生虽然写了很多关于中国哲学的书,但对很少涉及《周易》感到遗憾。他的大弟子朱伯昆后来继承了他的遗志,历经数十年,与很多学生一起,写成了《易学哲学史》。

 
    “仇必和而解”是《周易》智慧的关键

    中国哲学智慧,与西方比不太一样,有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来自《周易》,后人则对《周易》内容进行了各个方面的发挥。我与朱伯昆共同创办了国际易学联合会。多年前,我曾经与他讨论“《周易》的智慧在哪里”?朱伯昆以故宫三大殿的名字相答。故宫里面最大的殿是太和殿,“太和”就是最伟大的和谐;中和殿之名就是讲究阴阳、刚柔的互补;保和殿的“保和”则是指保持中和。这就包含了《周易》的核心思想。清朝建制承自明代,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和谐二字的应用自古有之。

    《周易》的释义词句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推天道以明人事,而保持和谐产生的功效则有“首出庶物”和“万国咸宁”。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七编中引用宋代张载《太和篇》的四句话:“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这四句话总结了一部《周易》的智慧。《周易》的核心思想是讲阴阳。阴阳相对,因此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总有与其相对的事物存在;既然相对,行为方式相反,应该互相尊重对方,但是难以做到;由于不尊重别人,不承认别人的合理存在,因此有斗争,甚至对抗。前三句话是世界的普遍现象,无论中外、古今,甚至将来,都不外如是。问题是,碰到这些矛盾、斗争、摩擦应该怎么办?中国的智慧就体现出与西方的不同来。

    我们都知道有一个“丛林法则”,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子,虾子吃泥巴,谁厉害谁就能称王称霸。西方一般用这种方式处理问题,这就是霸权主义。早在20年前,冯先生曾经提出应该从斗争哲学转到和谐哲学来。他认为,“仇必和而解”是《周易》关键的关键,中国的智慧就在这里。儒家讲究“王道”,认为“霸道”只能造成口服心不服,最后必然出现无法解决的矛盾,儒家崇尚以德服人,而非以力服人。换句话说,是“仇必和而解”,而不是“仇必仇到底”。

    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二字第一次提出,马上成为各大主流媒体的关键词。同时,中国提出了“和平崛起”,中国的崛起不对世界构成威胁。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中国进一步提出“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上共建和谐世界”。我们看到了“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个中国人早在《周易》就提出的理想。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是有深刻的历史根源的。

    中国的智慧在《周易》,《周易》的智慧则在和谐。“仇必和而解”的思想也体现在改革开放30年的非凡成就之中。中国的发展形成了“中国模式”,为世界所瞩目。和谐,也符合中国泱泱大国的形象,用“仇必和而解”去解决国际关系中的问题。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必然有五千年的文化、智慧。大到国事、天下事,小到家事,都可以用“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这四句话去验证和解决。

    自清末开始,我们在寻求生存、发展中遇到了很多磕磕碰碰。百年来,我们向西方学习,并取得了成就。当前,中华民族正处在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的程度,必然要求文化的进步和产生更大影响力。我们要与世界接轨,就需要有主体意识。我们学国学,为的也是这个目的。因为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