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口刁:美食家不吃黄瓜香
于丹方文山说端午:一个
最新热门    
 
美食家=大肚汉?(图)

时间:2010-3-25 12:49:55  来源:今晚报

 

    宋代丞相赵雄饭量大得出了名,皇上好奇,请他吃饭试看。结果酒他喝了六七大碗,一百个馒头吃了一半。无独有偶,这位赵丞相曾经找人陪自己进餐,被荐来的一位官员更了不得,一顿吃了猪羊肉各五斤,海碗酒水在外。此人告别时,忽听得他的腰间响了一声。丞相猜他撑得“肚肠迸裂”,转天派人看望,他谢道:我官小俸禄薄,终年不得一饱,昨天撑破的不过是裤腰带而已。以上并非胡诌,出处是笔记《癸辛杂识》。

    “大肚汉”哪个民族都有,但不大可能像中国老年头那么多那么玄。当官的还不饱呢,百姓世世代代“糠菜半年粮”,于是人人练就一副大肚皮。要说华人特别馋,那脱不开中国“饥饿文化”的背景。

    公认苏东坡是美食家的代表,他有一篇《老饕赋》歌颂讲吃的人,依我看这篇名文的题目大成问题。“老饕”来自古老的词语“饕餮”,《吕氏春秋》说此物是铸在青铜鼎上的吃人怪兽。“肉食者”的贵族用它来“护食”,吓唬饥饿的百姓躲远点。《辞源》老饕的解释是“贪吃的人”,始见于南北朝时期的谚语“眉毫不如耳毫,耳毫……不过老饕”,本意是“老而能饕”(俗话“老饭量”)比长眉毛之类更能预示一个人的长寿。随着《老饕赋》广泛流传,这个怪词儿竟变成了美食家的代号。

    既然“饕餮”密切关联着饥饿,“老饕”天然就有两重意思:一是专门想吃以肉为代表的美食,一是平常食物也贪心没够。后一种含义跟“美食”可能没有多大关系。“老饕”的错乱,在于其属性包含高下两个层次,在饥饿的背景下很难分辨清楚。人人都有体验:饿极了吃东西觉着味儿格外香。同样是嗜好美味,饿鬼跟大肚汉的劲头上是不一样的,饥饱的程度掩盖了嗜好的程度。孟子谈过这个道理,说“饥者甘食,渴者甘饮”,两者都没法认识“饮食之正”。苏东坡忽略了这层关系,他尽管聪明绝顶,却没想到“老饕”这个词儿会跟“大肚汉”混淆。

    “饕餮”的人吃得比一般人多,美食者的要求是吃得好,量往往会更少。从清代大美食家袁枚的诗句能看得很清楚:“不夸五牛烹,但求一脔好。”美味的炖肉吃上一碗,比五头牛的肉更能解馋。近代北京的高档菜馆懂得美食家的心思,曾用量少来标榜菜肴的精美。梁实秋在名著《雅舍谈吃》中说:“东兴楼的菜概用中小盘,菜仅盖满碟心……或病其量过小,殊不知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梁实秋说“不必是”,我还嫌含糊,要进一步强调:“美食家‘决不是’饕餮客”。

    美味是食物的精华。精华不在于量大,甚至相反,就是老子说的“少则得,多则惑”。正像《红楼梦》论饮茶说的:“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