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欲与长兄试比高:清太祖
清太宗抚女和硕公主:关
清太宗第十四女建宁公主
崇尚简朴的宋太祖出手慷
人生有离合 惜芳泪满衣
太祖(朱元璋)简介 
宋太祖消除诸侯隐患 杯
太祖赵匡胤还有后代吗?
太祖(朱元璋)简介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不寻吉
最新热门    
 
清太祖长子褚英:功亏一篑世上英雄本无主

时间:2010-4-30 12:37:18  来源:时代商报
被父汗如此豢养而背信弃义的人,有什么可怕的?难道我们今天就不能再活捉他一次吗?

    褚英的战前动员十分有效,“众军士皆喜,呐以攻杀之声”。然后,褚英与其弟代善各领兵500人,由两翼冲向山顶去与踞守山顶而保护降民的扈尔汉(清初五大臣之一)等会合。其时天降风雪,褚英等以一当十,奋力拼杀,阵斩乌拉部之主将博克多贝勒父子,并生擒了常柱贝勒父子及其弟胡里布贝勒3人,共歼敌3000人,获马5000匹、甲3000副。这场以“三千”胜“一万”的漂亮仗得到了太祖的高度赞扬,说参战的褚英与代善就像“两个没睁开眼的小虎崽一样”虎虎有生气。褚英遂因此被授予“阿尔哈图图们”的称号。满语“阿尔哈图图们”译为“广略”,此后,褚英即被称作“广略贝勒”。

    乌碣岩之战,褚英的表现已足以证明在那场兄弟阋墙的权力斗争中,他是坚定地站在父亲这一方的,其所作所为也确实大大加重了父亲胜利的砝码。万历三十五年(1607)三月,褚英又作为主帅,与时称台吉的阿敏(舒尔哈齐之次子)率兵五千进击乌拉部的宜罕山城并一举克之,深得父汗之心。因此,在努尔哈赤初设四旗时,褚英成为四旗的旗主之一,执掌白旗,拥有父汗赐予的“国人五千户,牧群八百,银一万两,敕书八十道”最优厚的待遇。

    万历四十一年(1613),征战了30年的太祖时已年过半百,虑及身后之事,满文档案称,其明知褚英“自幼心胸狭窄,并无治国宽大之心怀”,但又怎么能弃其兄而令其弟执政呢?作为父汗,如果“荐用长子,使之专主大国,执掌大政”,褚英也许就会“弃其偏心而存公诚之心”。所以,太祖最后决定让褚英代其执掌国政。由此,褚英作为汗位继承人,在太祖诸子中成为第一位“太子”。

    意气骄满路,下场可悲

    考查史料,在替父执政的短短一年多时间里,褚英确实变了,变成了一个擅作威福之人。主要表现是:对于屡立功勋的“五大臣”,褚英毫无谦恭之态且“使之不睦”,但史料并未讲出褚英令“五大臣”之间产生矛盾的具体事例。而对于4个弟弟即后来的“四大贝勒”,褚英则表现得肆无忌惮。具体事例有:一是要求4位弟弟望着夜空的星辰立誓,即无条件服从兄长,并威胁说不能将其命令弟弟们的话告诉父汗。二是表示“父汗曾赐尔等财帛良马”,但父汗故后,一切所赐将要由我重新安排。三则声称,“凡与我不睦之诸弟及众大臣,待我即位后皆诛之!”活脱脱一副忘乎所以的面目。所以很快的,在“父汗任用同甘共苦的五大臣”和“爱如心肝的四个儿子”的共同反对下,褚英失去了汗位继承人的执政之位。

    据《满文老档》记载,褚英如此虐待4个弟弟和5位大臣,太祖并不知晓。因同处困境,所以,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4人和何和礼、额亦都、安费扬古、费英东、扈尔汉5位聚在一起商议对策,说我等如此受侮,而汗却并不知道。如若上告,又怕褚英报复。真是没有活路啊!但如果汗一旦驾鹤西去,广略贝勒即位而不恩养我等,还是死路一条。既然都是死,那还不如将我等无以为生之苦,“告知汗后而死”。于是,9个人一道来到太祖面前,把褚英代执国政后之种种告知了太祖。

    面对前来诉苦告状的众人,太祖表现得十分冷静,说“尔等口述之言,我如何记之?做书呈来”。于是“四兄弟”和“五大臣”将被褚英虐待的情形“各缮一书”,呈给了太祖。太祖即拿着这些文书对褚英说,“此乃尔四弟、五大臣控告尔之文书,著尔阅之。长子,尔若自以为是,亦可上书辩驳”。褚英的回答是“无言可辩”。

    由上可知,在处理褚英这件事上,太祖表现出来的态度是慎重的,因为他郑重其事地向原告方要了书面材料,也给予了被告方以申辩的机会。但褚英的态度令人惊讶,“无言可辩”是真的理屈词穷,还是满不在乎,因史料的缺失,尚无法断下结论。但褚英的这种态度引起了太祖的极度反感,他斥责道,“尔若无言可辩,是尔之过也”,作为一国之主,“须宽大为怀,秉公治国”,你这样虐待4个弟弟和“为父我擢用之五大臣,使彼此不睦,安容尔执政耶?”即怎么还能让你代执国政呢?于是,褚英被取消了汗位继承人的资格。

    万历四十一年的秋天和翌年春天,太祖两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