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京城事:虎字地名寻踪(图
溧阳寻踪吴越王孙
曹植一生足迹寻踪(图)
北京香山脚下“名人墓”
揭开神秘面纱 寻踪开封
最新热门    
 
淅川寻踪蛤蟆嗡(图)

时间:2010-5-5 10:47:5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蛤蟆嗡的历史一团迷雾,史志不载。前辈艺人的叙述五花八门。淅川已逝艺人周纪章、张老五、黄同杰等人讲,唐代就有唱蛤蟆嗡的,他们的演出社班所敬供的就是唐王。此说不可考,但从蛤蟆嗡的音乐结构属板腔体这一较高级的形式来看,其发展历史起码有300年左右。

    据宋金春调查,淅川蛤蟆嗡主奏乐器的共鸣筒与重庆梁山灯戏的主弦“胖筒筒”相仿。川渝灯戏以唱为主,主要曲调为“胖筒筒”(因用一种名叫“胖筒筒”的大筒胡琴伴奏而得名)。明嘉靖年间(1522—1566)的《阆中县志》记载:“五月十五瘟祖会,演灯戏十日,每夜焚香如雾,火光不息,其所为灯山者,亦如上元时。”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的《苍溪县志》记载:“上元,放花灯,演灯戏,在郡邑城廓间筑台竞演,昼夜不分。”

    除河南外,山西、山东、河北也有蛤蟆嗡。

    山西蛤蟆嗡流行于夏县西山头村一带。清朝光绪初年,此地煤窑林立,陶瓷业发达,吸引了来自山东、河南、陕西等地的商人。每逢节日,商贩和当地人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花鼓调”、“莲花调”、“扬高调”等南腔北调融合起来,混合当地方言,逐步形成了小剧种。胡琴手杨学根制成一种声如蛙鸣的伴奏乐器,剧种遂名“蛤蟆嗡”。清末民初,西山头村组成20多人的蛤蟆嗡戏班,演出剧目有《蓝桥会》、《小寡妇上坟》、《黄桂香哭墓》、《张古董借老婆》等。1941年日军侵犯中条山,戏班解散,艺人逃难,剧种失传。

    山东蛤蟆嗡流行于冠县桑阿镇、贾镇、梁堂一带。其主奏乐器“二胡头”是用椿树根制成。椿树根木质松软,发音浑厚,嗡声嗡气,加上唱腔小过门中“so”、“do”两音反复出现,酷似雨后蛙鸣,所以当地人称为“蛤蟆嗡”。据老艺人邱东山介绍,蛤蟆嗡是由河北魏县、大名等地流行的落子传入山东后,在演出过程中逐步吸收河北梆子、四根弦的特长,并和当地语言相结合而形成的剧种。主要剧目有《柜中缘》、《赶三关》、《夜宿花亭》及连台本戏《刘公案》等30余个。

    “曲周柳子腔”是河北曲周县独具特色的民间戏曲。清光绪年间,卖唱艺人吸收了冀南、鲁西、豫北民间小调的精华,结合戏剧曲牌,糅合当地方言,渐渐形成了一支独特的派别。最初以清唱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化装表演、角色固定的小戏班,活动于庙会集日。该剧的音乐伴奏和唱腔特点像雨后蛙叫,因此被称为“蛤蟆嗡”。民国初年,更名为“柳子腔”。

    那么,山西、山东、河北这三地的蛤蟆嗡和河南淅川蛤蟆嗡是什么关系?从地理位置上看,蛤蟆嗡的传播是不是明时兴于川、渝,清时盛于淅川,再流播于晋、冀、鲁呢?这还需后来者解答。

    (淅川县委宣传部杨振辉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