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久远的传说:农历三月去
游击战“十六字诀”:朱
正月十五吃元宵(图)
狄仁杰家世之谜:十六国
狄仁杰家世之谜:十六国
慕容恪:十六国乱世里的
第十六弹 立宪的使命
儒家箴言三百句(十六)
孤雁归群——一名红军战
强渡乌江(一九三五年三
最新热门    
 
三月十六那巴新村赶歌圩(图)

时间:2010-5-12 11:48:52  来源:南国早报
 

4月29日,那巴新村的“歌圩节”,引来了附近村民数千人前来观看演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4月29日(农历三月十六),百色市凌云县朝里乡那巴新村的壮族人民,举行一年一度的“歌圩节”民俗活动,田阳舞狮队、田林利周壮剧团和那巴村业余壮剧团等业余文艺演出队,到那巴村参加节庆联谊邀请表演赛。各路演员以拿手好戏,吸引了数千名乡亲来赶歌圩

    传说那巴村“歌圩节”源于宋朝

    据朝里乡政府干部闭祖宝介绍,那巴村的“歌圩节”沿于宋代。相传,当时有位名叫岑大的将军,带兵到上林垌(即今天的百色市田林县)去平定蛮王,农历三月初八途经那巴屯时,将军随军的妻子难产而死。泗城府(即凌云县)的县官为了纪念这位将军和他的妻子,修建了一座岑大将军庙(“文革”时期被损坏)。后来,凌云、百色、田林等地的群众,每年农历三月初八这天,都要到那巴屯来祭拜这位有功将军,祈求五谷丰登,安民乐业。

    随着祭拜岑大将军的村民不断增多,交通成了问题。从早上一直到新月升空,祭拜活动还没有结束。黑夜里徒步回家走山间小路很不安全,大家就聚集在那巴屯朝里河边的草坪上对山歌、打陀螺、唱壮剧,青年男女通过对唱山歌的方式来谈情说爱。几年之后,有人建议把祭拜活动往后推迟8天,把农历三月十六日(圆月之日)作为岑大将军的祭日,祭拜结束后可以让圆月照亮大家的回家路。从此,祭拜活动就演变成了“歌圩节”。

    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那天,当地群众都会自发地来到那巴参加一年一度的“歌圩节”活动,他们表演北路壮剧,对山歌,舞狮等等,许多青年男女通过“歌圩节”这个文化“红娘”,搭建了友谊和自由恋爱的感情桥梁。“歌圩节”的夜晚,他们漫步在朝里河边的月光树荫底下,享受着一份浪漫。“歌圩节”于是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动并延续至今。

    康熙年间,田林县的北路壮剧传到那巴村,村里成立了那巴粤剧团。1954年,为承传壮族北路壮剧文化,那巴粤剧团更名为那巴业余壮剧团。此剧团发展至今,约有农民业余演员30多位。每逢节庆之日,他们在村里既演古代粤剧又演北路壮剧。这个业余壮剧团,节庆期间除了在本县各乡镇应邀演出,还经常被邀请到田林县、百色市等地演出。


    “歌圩节”曾更名为“风流街”

    据村里的陈晨老师介绍,“歌圩节”除了‘文革期间’停了十年,几乎每年都如期举行,其规模逐年扩大。此节虽源于那巴村,但六作屯(乡政府所在地)和那荷屯三个地方,也在同一天在村里举行“歌圩节”。

    2005年,乡政府为了推动农家旅游,吸引更多的旅客前来参加,将那巴村的“歌圩节”移到乡政府所在地举行,并将“歌圩节”更名为“风流街”。乡政府主办几年后,觉得还是让群众自己筹办更好,有关民俗专家对“歌圩节”更名也很不满意。2009年,乡政府综合那巴村民的建议,把“风流街”的舞台回归村级群众。于是,今年农历3月16日的“风流街”由各村群众自己筹办,“歌圩节”恢复。

&nb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