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历史名人
最新热门    
 
木鱼石唱王尔烈 关东争说第一人(图)

时间:2010-7-14 11:42:38  来源:辽沈晚报
nbsp; 天资聪颖再加上后期的勤奋好学,王尔烈在少年时期便善诗文,工书法,有不少诗文作品和墨迹流传于世。很快便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科举考试也成为多年苦读诗书的文人证明自己能力或是实力的手段。王尔烈成年之后,即开始参加科举考试。

    古往今来,怀才不遇者亦比比皆是。王尔烈虽然自小聪明,才华横溢,在仕途上却也是一波三折,并不顺利。乾隆18年(1753),他已27岁,才得选为拔贡。又过了12年,才乡试中举。1766年,40岁的王尔烈再次到北京参加京师会试。尽管雄心勃勃,却未能及第。这一次的打击并没有将王尔烈击垮,回到家乡,他继续苦读,以图卷土重来。乾隆36年(1771),王尔烈满怀信心,再攀蟾宫,参加了京师礼部主持的恩科会试。此时他已44岁,早已过了不惑的年龄了。结果终于凭借百折不挠的韧劲,如愿考中贡士,顺利进入殿试。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珍藏着一张两米多长的金榜,这是当时官员呈报给皇帝看的。这张金榜清楚地记录下了乾隆36年的殿试成绩,上面写着当时天下163名贡士的名次,王尔烈的名字就在其中。除了状元、榜眼、探花这头三甲外,王尔烈位居二甲第一名,也就是说,王尔烈在殿试中名列第四。自隋朝实行科举制度以来的1000多年,这是关东人所取得的最高功名。除了王尔烈,众多关东才子没有一个人能够达到或超过二甲第一名的名次。

    但第四名的成绩仍让家乡父老难以释怀,以其“关东第一才子”之水准,怎么也得是头三甲啊,如今的名次难免让人有些失望。于是便有了那个辽南一带妇孺皆知、“老祖同场”的千古佳话。

    说的是,王尔烈踌躇满志赴京赶考这一年,在京城候考期间偶遇微服私访的乾隆皇帝。原来,每到科举考试的时候,京城都会成为全国各地才子云集之地,而乾隆皇帝想提前“摸摸底”,了解一下这些考生中究竟有无特别出众之人,于是乃微服私访。相识不如偶遇,在一家客栈里,乾隆皇帝就遇见了赶考的王尔烈。几番交谈下来,乾隆皇帝就被王尔烈的才气所吸引,认定他是那个能辅佐其坐稳江山之人,并暗下决心,一定要为王尔烈争得一席功名。

    于是,在科考那天,这位敢于尝鲜的乾隆爷便以平民身份参加了考试,并在自己的卷纸上写上了王尔烈的名字。也不知这位乾隆爷是聪明还是糊涂,如此一来,考场上便出现了两张署名王尔烈的卷纸,更神奇的是竟并列第一。这还了得,明显是有人作弊嘛,于是被一同废掉了考试成绩。如此一来,王尔烈也便丢了他状元的桂冠,落个二甲一名进士。此则传说细细品来,漏洞百出,但却表达了辽东百姓的一个心声:咱王尔烈本来是状元的料,因特殊原因才没能高居榜首的。

    得中二甲第一名进士的王尔烈被授为翰林院编修,开始了他的职场生涯。 1773年,“四库全书馆”成立,王尔烈即赴任四库全书处纂修官,参加了《四库全书》的编修工作。此后,他又先后出任陕西道监察御史、顺天府府丞、内阁侍读学士等职。


    “木鱼石”是个传说

    一部《木鱼石的传说》电视剧让王尔烈名扬大江南北。在剧中,王尔烈因其才学出众,声望日隆,深得乾隆皇帝的钟爱。此时,颙琰皇子18岁,已届成年。作为未来的皇太子(当时尚未册封)及“候补”皇帝,颙琰顽劣不羁,飞扬跋扈,目空一切。乾隆与母后为此焦虑不安,于是调王尔烈入宫担当内阁侍读。按现在话来说,就是担任为大清王朝培育理想接班人的老师。

    王尔烈接受了这一有关“定国安邦,承前继后”的大任,自然付出了全部的精力与心血。他不是“拴住”皇子耳提面命,生吞活剥那些经、史、子、集,而是给予皇子极大的自由。有一日,王尔烈给颙琰布置一道作业,文题是《敲木鱼石》。颙琰一看,马上反问道,“老师,木鱼怎能和石头混为一谈呢?”王尔烈说:“我不是让你纸上谈兵,而是要你到大自然中寻找答案。”

    为了交上满意的答卷,颙琰便带着仆人出宫寻找。但是他走遍了千山万水,也没有找到这个“木鱼石”。整整三年仍然交不了答卷,颙琰回到宫中很是烦恼。于是,他便到乾隆面前说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