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昭陵圣号碑麻姑献寿图之
昭陵明楼雷火谜案(图)
揭开昭陵地宫的层层迷雾
昭陵六骏在美修复两骏 
兵马俑之谜:秦陵地下是
两千多年前的交易 秦始
最新热门    
 
昭陵地宫 暗道深深深几许?(图)

时间:2010-7-17 11:48:48  来源:辽沈晚报

    猫着腰走了一会儿,暗道越来越窄,他们索性蹲着走鸭子步,后来连鸭子步也走不成了,他们便趴在地上匍匐前进。不过这次,他们可是发现了先前那只狐狸,已经剩下了森森白骨,还有其他动物的骨骸在洞里四处散落,他们不时便会碰到,阴森恐怖的气氛萦绕不散。

    爬了一百多米,前面出现一个更为狭窄的岔道,而主干道的前面又被三根直立的石柱挡住了去路,石柱很粗壮,每根高0.75米,宽0.15米,间隙只有0.1米。石柱树立得十分牢固,他们再也无法前行,于是便把三支手电筒同时打开,他们透过手电光亮向“石箅子”里面望去,只见里边“阴森森、黑洞洞,没有尽头”。

    精疲力竭的他们终于决定回撤,在回撤过程中才发现,前进容易后退难!这么狭小的洞根本没法子转身,于是膀大腰圆的消防队员的肩膀几乎卡在了洞中,每个人身上都背着很多器具,三人不久就完全动不了了,卡在洞中的他们感受着空气渐转稀薄,呼吸阻滞、汗水涔涔而下。

    再这样下去一定会被困死在里面,沈长吉稳了稳神儿对另外两人说:“现在看来我们肯定是退不回去了,马上和地面指挥部联系,请他们想办法,从现在起,我们一定要保持体力,一动不动地原地趴着,等待救援”。


    更加惊险的是,三人所带的指北针这时都神秘失灵,地面指挥人员难以确定他们所在的准确位置,所以连连挖了几个废坑。最后,还是百米绳起了关键作用,地面人员依照百米绳测量出了他们在洞内行走的长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努力,终于在一个一米多深的大坑里发现了青石板,这是暗道的标志,遂揭开石板把他们三个人从“暗道”里挖了出来。出了洞后的三人,恍如隔世。

    通过这次地下探访,文物考古部门认定,这条“暗道”是北陵陵寝排水工程,是北陵的组成部分,不可轻易更动。李凤民说:“有需要推敲之处,既然它是排水水沟,却为何不见洞里有流水痕迹?这个疑问目前还真的难以解释。但是无论如何,这条暗道绝不可以辟作人防工程,市相关部门采纳了这个意见,暗道再次被封堵起来。”

     1997年暗道踪迹再现

     1997年4月间,沈阳市修建“大二环道桥工程”过程中,在北陵再次发现暗道踪迹。

    陵寝东红门外100余米,大二环路段,施工人员正在挖掘土方、挥汗如雨。突然,一个青墙砌筑的暗道端口呈现在他们眼前。其中有人想起了这些年稍微冷却的昭陵暗道传言,于是赶紧汇报给了文物管理部门。

    很快,考古人员来到了现场,发现这道暗道走向为西高东低,该暗道从东红门向东延伸约300米后又向南折下坡,暗道建筑结构与1963年在陵寝西侧发现的暗道基本一致。因为正在施工中,这暗道很快被回填掩埋。

    不过,这结论颇让人有些失望,考古人员推测,这暗道其实是北陵排水工程,1963年发现的暗道也是,专家表示,北陵地下有一整套完善的排水系统,这是三百多年前修建北陵时,建筑设计者们对陵寝排水问题所做的周密安排,现今发现的这两处“暗道”应该说只是它整个排水系统的一部分。北陵陵寝建成已三百多年,三百多年来排水一直通畅,很少有积水现象,这对陵墓建筑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是当年昭陵建筑师们精心设计的结果。

    还有暗道?原来是御厕排水口

     2006年,北陵公园举办清昭陵申遗成功两周年纪念活动,正红门东西两侧的古建筑一度对外开放。这建筑是做什么用的?它还真是特殊:

    这地方位于更衣厅内,是一个环境幽美安静的百余平方米的大跨院,一处台基被草地包围,可是以前这是个亭式建筑,专业名称“净房”、好听的叫做“御厕”、俗称“茅房”。在这座亭式建筑的中间,有一面长2米、宽1米左右的石头台面,上面有一个长1米、宽不足50厘米的石坑,这坑大约有四五十厘米深。

  &nb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