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历史百科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社会
最新热门    
 
十二年电影手记:跟着贾樟柯读《贾想》

时间:2009-6-27 11:48:22  来源:不详

十二年电影手记:跟着贾樟柯读《贾想》

贾樟柯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24.0/平装

    我最初对贾樟柯电影的偏爱仅仅因为情感的认同,那是源于早些年看他的《站台》激活的一种情感体验。影片中深埋在大山中的年轻人,一如年少时候的我们,渴望见到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但内心里的一种祖祖辈辈生存的本能似乎已经预示着他们走出大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种绝望的激情,年轻的躁动,在唱那首《站台》的时候宣泄得淋漓尽致,他们在等待,永远在等待,一个并不存在的站台。影片中的最后部分里,看到火车鸣笛而来的一刹那,他们欢呼着,叫喊着,满脸欣喜地看着那个庞然大物疾驰而过,随后一个长长的镜头静止在了远处无穷无尽连绵不断的大山上。一种无力而绝望的悲哀刺痛着我的神经,让我久久难忘。

    看过他最新的电影《二十四城记》后,我觉得对贾樟柯的偏爱仍然存在,不过已经不是情感上,更多的是理性上的赞誉。从情感到理智的变化源于我个人的观影体验,确切说是源于从《站台》到《二十四城记》中间清晰的变化脉络。在我的印象中,《站台》完全是奠基于个体成长中的记忆。正如贾樟柯在他的电影手记《贾想1996-2008》中所言,他想讲述的是深埋在过往时间中的感受,那些记挂着莫名冲动而又无处可取的个人体验。而《二十四城记》有种从个人体验到公共经验,从个体记忆到集体记忆的过渡,主人公是一个群体的代表,一个军工厂的代表,一个巨大时代的象征符号。贾樟柯在一次关于《站台》的访谈中提到了时代背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社会迅速变革的十年,个人动荡的成长经验和整个国家的加速发展如丝般交织在一起,总让他有种以一个时代为背景讲述个人的冲动,“如果说电影是一种记忆方法,在我们的银幕上却几乎诠释官方的书写。往往总有人忽略世俗生活,轻视日常经验,而在历史的向度上操作一种传奇”。他无疑比较反感这种电影中的宏大叙事,所以在《站台》等早期的影片中,虽然那些年轻人的心理焦灼都是因为环境的闭塞沉闷与外部世界的瞬息万变的落差形成的,但是时代背景的特征并不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