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社会
最新热门    
 
郝庆军:古人也穿休闲服——看邱春林如何诠释设计与文化

时间:2009-7-7 15:24:16  来源:不详
 

  研究深衣文化制度的变迁,研究设计思想的不同,从古文献中剔掘爬罗,一方面表现了邱春林的“好古敏求”,精于深研,我感觉到,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他身上有一种动力,驱遣着他从事自己的专业研究。我认为,这种动力不是别的,就是他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中国人精神深处的独特价值观——在精微细节处的那种认同与体贴。

 

  你看,他研究深衣制度并不回避儒家文化把日常服饰礼制化、统一化本身具有崇尚秩序、制约人情的束缚性,但他研究深衣设计思想的差异,研究深衣制度的变迁,重在研究深衣设计的积极性方面,即其顺应人情和人性的积极意义。比如深衣的“深”,具有被体深邃的私密性,深衣的燕居休闲,符合生理尺寸,具有近取诸身的巧适性,以及远取诸物的规则性和材质尚朴的共享性。他说,“当代古礼不存,但古礼深衣的一些关键性构件经过历代巧匠的改造,不断产生新的元素,丰富着我国的服饰艺术”。

 

  《〈礼记〉的深衣制度与设计思想》是邱春林的新著《设计与文化》所收录的22篇论文中的一篇。所选论文多是近几年作者在学术期刊发表的研究心得,虽然涉及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核心主题是一致的。邱春林认为,设计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体行为,设计是面对各种社会因素制约下的解题行为。设计行为既反映个体的独创意识,也反映集体意识和无意识。设计是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艺术化过程,文化是解决问题的综合成就。

 

  把设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勾连起来,跳出技艺与实学的形而下层面,当作一种文化,加以通观,是邱春林近年来研究设计艺术的总抓手。这样一来,他的视野、角度、认识框架和研究方法就变得相当宏阔。比如,他研究代手工技艺的发展,研究代手工技艺的发展就不会粘着于一部农事书、几个名工匠、多少项发明,而是把这些东西与社会变迁联系起来,在整个文化层面考察之(《从社会变迁看明代手工技艺的发展》、《从社会变迁看清代手工技艺的发展》)。再比如,研究一项器物的发明与使用过程,或解读一部设计经典的影响,邱春林从不就事论事,拘泥于物象,而是从器入道,或上升至文化与哲学层面的考量(《西洋龙尾车在中国的应用史及文化生态考评》、《奢侈的知识——《髹饰录》的知识体系和工艺法则》),或寻找造物背后的诸多“思想”(《从经验知识到学理知识——论〈远西奇器图说〉中的设计思想》、《“五色配五方”——戚继光的旌旗装饰思想》、《“天工人代”——宋应星的造物思想》)。

 

  邱春林是文艺理论硕士、美术学博士、设计艺术学博士后。扎实的专业训练和开阔的学科视野使他的研究出经入史,收放自如。书中许多篇什是讲明中叶之后文人与匠人的关系的,讲文人的趣味如何改变了晚明的设计理念。他把文学史名著当作设计史材料来读,让人顿觉耳目一新,趣味盎然。比如袁宏道《瓶史》,在邱春林眼里变成了讲插花艺术的奇书。张岱的《陶庵梦记》原本是一部冰雪文章,邱春林却从中看到学者与工匠之间的互相影响的痕迹,进而勾勒出设计学史上的一个新脉络。清代戏剧家李渔的《闲情偶记》本来是文学理论经典著述,其关于戏剧创作和演出的重要主张俱出于此。邱春林却以一个设计艺术学者的眼光重新解读这部名著,读出了此书反映出来的清代文人新的设计思想。

 

  读这样的学术书,有趣,不累;趣味阅读中自然会引导你去思考,有思考自然就有新的收获。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