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小暑节气杂谈
小暑时节避暑吃炒面
小暑节气前后的食谱
小暑节气到 消暑多知道
小暑节气的由来
今年小暑准确时间为7月…
小暑节气的由来、习俗
最新热门    
 
小暑节饮食养生

时间:2009-7-13 13:32:27  来源:不详
小暑养生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1个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热在三伏”,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民间度过伏天的办,就是吃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天气热的时候要喝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的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 
  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国际周易 文/董易林)
    夏季又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在饮食调养上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饮食应以适量为宜。过饥,则摄食不足,化源缺乏,而致气血不足,引起形体倦怠消瘦,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继发其他病症;过饱,会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导致饮食阻滞,出现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之病。《素问·痹论篇》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即饮食要有节制之理。 
  夏季饮食不洁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凶,如痢疾、寄生虫等疾病,若进食腐败变质的有毒食物,还可导致食物中毒,引起腹痛、吐泻,重者出现昏迷或死亡。 
  饮食偏嗜是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只有饮食调节适当,才能保证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饮食偏嗜有过寒过热之偏,五味之偏。多食生冷寒凉,可损伤脾胃阳气,因寒湿内生发生腹痛泄泻,偏食辛温燥热,可使胃肠积热,出现口渴,腹满胀痛,便秘最终酿为痔疮;五味之偏是说人的精神气血都由五味滋生,五味对应五脏,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若长期嗜好某种食物,就会使脏腑机能偏盛偏衰,久而久之可损伤内脏而发生疾病。如偏食咸味,会使血脉凝滞,面色无华;多食苦味,会使皮肤干燥而毫毛脱落;多食辛味,会使筋脉拘急而爪甲枯槁;多食酸味,会使皮肉坚厚皱缩,口唇干薄而掀起;多食甘味的食物,则骨骼疼痛头发易脱落。重要的是由于嗜好偏过,不但会导致营养不良,而且还能伤及脾胃以及其他脏腑,而致脚气病、夜盲症和瘿瘤等疾病。所以我建议大家在食疗养生中,饮食五味(酸、苦、甘、辛、咸)要适宜,平时饮食不偏食,病时饮食讲禁忌。如《千金要方·养性序》所说:“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澼”,人在大饥大渴时,最容易过饮过食,急食暴饮。所以在饥渴难耐之时,亦应缓缓进食,另外在没有食欲的情况下,也不能勉强进食,过分强食,梁代医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指出:“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 
  上述论点都说了饮食有节,饮食清洁,饮食丰富的重要意义。 
  夏季为心所主,应该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所以小暑养生重点突出“心静”,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在饮食调节上,不可过度偏嗜生冷寒凉,否则会损伤脾胃阳气,因寒湿内生发生腹痛泄。小暑节气的药膳调理,既要能清热祛暑,又要能健脾化湿。建议选用以下方法: 


    一、银芽韭菜:配料有新鲜绿豆芽200克,韭菜50克,以及花椒、植物油、食盐、味精适量。做法是,将豆芽、韭菜洗净,韭菜切段。炒锅烧热倒油,放花椒炸出香味,将豆芽下锅爆炒几下,再放入韭菜继续翻炒,起锅时放人食盐、味精,装盘即可。此药膳,既能利用绿豆的清热解毒功效,又能利用韭菜辛温之性,防止绿豆的苦寒 伤及脾胃。 


    二、荷叶翠衣:取鲜荷叶l张,白扁豆30克,西瓜翠衣(即西 瓜皮去掉红瓤和绿皮的部分)100 克。将上述原料洗净后加水煮至豆 熟,加冰糖适量即可食用。此药膳既能清热利尿,生津解渴,又因为 白扁豆具有健脾作用,可防止脾胃受伤,对口渴、烦躁、食欲不振、小便赤热者,尤为适宜。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