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开心学国学》播出时间…
国学大师自称大猪 饶宗…
国学大师自称大猪 饶宗…
【预告】月坛社区“国学…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廖名…
国学教育尚需认真探索
学者:国学研究不应只停…
季羡林留给中国“大国学…
国学研究不应只停留在传…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
最新热门    
 
国学访谈录:清学“三弊”——杨义访谈录

时间:2009-7-23 17:57:31  来源:不详
是在乾隆年间发现,到底能有多少进入四库全书都很难说。清人对此注意不够的民间的东西,对于研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生是很重要的。比如敦煌文献就为我们保存了许多关于曲子词、关于佛教俗讲与小说的具有发生学价值的材料,这类材料都为正统文献不屑收录的。它们的出现,几乎改写了我们的词史和小说史。应该认识到,人类开口讲话,据英国牛津一个研究室对人类语言基因变异的研究,已经有十二万年。但人类有文字才五千年,中国殷墟的甲骨文才三千多年。而且在有文字的漫长岁月里,有条件识字和写作的人占极少数,大量的文化叙事存在于民间的口头,民间口头叙事是上层书面叙录的最初基础和源泉。

 

  比如儒学的经典《论语》,既然不是孔子亲自写的,是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的回忆编集,那就必然包含有其弟子、再传弟子对老师的理解和选择,谁负编辑的责任也就掌握着话语选择的权力。清代学者都相信柳宗元和二程、朱熹的说法,说《论语》是曾子弟子编的,或加上有子弟子编的几条材料。这当然有根据,因为《论语》最晚的材料,是曾子临终遗言:“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非曾子弟子,不能提供这种材料。但是,孔门有德行科、言语科、政事科、文学科等四个科系,一共排列了十个哲人,对这些优秀弟子都称子,显然不是孔子定的名单。而且十哲中没有曾子,能说这是曾子的弟子开的名单吗?因此《论语》第一次编集,应是孔子初死,子贡等四十六人为他在庐墓守丧三年的时候,这一点我们应该相信郑玄等汉儒的说法。四科中德行科是传道统的,德行科中当时还年轻力壮,可以传道统的是仲弓(冉雍),如郑玄所说,他负这次编辑的责任。这样,中国儒学中的两大学派,一派由仲弓、子夏、荀子通汉儒,一派由曾子、子思、孟子通宋儒,早在《论语》两次最重要的编集中,已经埋下深刻的伏笔。我们所以能够如此提出二千年来没有人发现的这个重大问题,是由于我们不像清以前的人那样崇圣,不去分析圣贤书背后的手脚,也不像民国时人要打倒孔家店,不及分析就去推倒。当代国学是要以现代大国的文化姿态,去如实地清理自己的文化根子。把握世界的文化姿态的不同,必然导致被把握到的世界的不同。

 

  第三,是清代只有金石之学而没有考古之学。尤其是近八十年的考古发现,为清代学者所未见,也不断地给民国时候疑古学派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反证。当然疑古对于突破经学中心的积习,解放我们的思想,清理我们的学术有好处,民国学者在以怀疑精神打破旧局面,以中西汇流的方式创立新学科,又在文化价值观发生根本转变和新的材料包括甲骨学、敦煌学的发现中,开拓了百家争胜的新的学术潮流,做了许多前无古人的贡献。但是一些学者疑古过头,疑古成习,对于古史记载,包括司马迁的贡献不够理解和重视。司马迁除了占有大量文献资料以外,还做了很多实地考察,把很多民间的东西写进了《史记》,这样的写作方法有点类似诸子,是历史家中带有诸子气象的一人。比如《史记》为今存的先秦文献中失载的屈原立了一篇《列传》,显示了对中国文学独特的理解和深刻的共鸣,鲁迅还为此称扬《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是一些疑古学者质疑屈原在先秦的存在,根据西方某些理论推导出“屈原否定论”,认为他是后世创造的“箭垛式的人物”。然而,太史公是生活在距离屈原仅150年的人。他不仅阅读了大量后世无法读到的史料和档案资料,而且实地考察过屈原的故乡,在生活节奏极慢的当时,有可能看到屈原曾经住过的房子以及和他有关系的族人邻居。他还到过屈原流放的沅水、湘水流域,到过屈原沉江的汨罗。我们到底相信一个历史学家的这种考察所做出的判断,还是相信两千年后某些学者根据一种外来理论推导出来的看法呢?这是不言而喻的。

 

  读书报:也就是说,正是因为清学的种种不足,现在国学就有了深广的研究空间。

 

  杨义:看到所谓“清学三弊”,乃是现代学术创新意识的结果。它不是为了否定前人,而是为了超越前人,在肯定前人的伟大贡献的同时给当代人敞开充分的创造性空间。其实,历史失载的空白远远大于历史记载的文献。有根柢、有思想的学者应该从文献上入手,从空白处运思,发现历史隐藏着的深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