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显赫而寂寥的国学大师:…
黄晓峰:陈平原谈大学中…
最新热门    
 
盛韵:陈尚君谈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

时间:2009-7-29 12:48:08  来源:不详
1960年到1966年是整理工作的第二阶段,由于得到了毛泽东的赞赏与支持,点校“二十四史”成了当时学术界倾注全力的一项工程。在全国范围内调集老专家,具体参与的有陈垣、白寿彝、王仲荦、唐长孺、陈述、傅乐焕、翁独健、郑天挺等数十人,可以说六十年代前期国内最优秀的一批学者都参与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专家们被安排集中住在北京的中华书局,全力展开工作,在人员配置、工作条件、图书资料调拨等方面都得到国家各方面的全力配合和支持。“文革”开始后,整理工作陷入停顿。等到七十年代初根据周总理指示重新开始整理时,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分工也作了调整。这是第三阶段。原先已经开展工作的《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及《宋史》转由上海地区的高校承担,复旦负责《旧唐书》、《旧五代史》,华东师大负责《新唐书》、《新五代史》,上师大和上海社科院历史所负责《宋史》。其中也有交叉,比如历史地理部分多由复旦史地所负责,天文历法部分另有专家参与。

 

  当年复旦负责的部分,后来似乎受到学界很多批评,包括对底本选择的质疑。

 

  陈尚君:的确有很多批评,这里面有一些原因和误解,可以作一些澄与解释。首先,从北京转到上海就引起了不少问题。由于负责单位的调整,其学术和人事上的接续、协调都不顺畅。比如《旧唐书》之前在北京由陈乃乾初点,后来又转由中山大学的刘节继续,但总体来说之前的工作较为有限。新旧《五代史》最初由陈垣先生与他的两位学生刘乃和、柴德赓合作点校,工作已经有序展开。“文革”开始后情况即发生变化,1967年中华书局多次派人到陈家索取两史资料,说要另外遴选人整理,人选未定,引起一些不快。1971年重新启动点校不久,陈垣先生去世,这部分工作也转到上海了。

 

  对《旧唐书》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点。一、底本的选择。据我了解,复旦最初的整理是以百衲本为底本,当年的工作本还在我手里,全部用朱笔点在原书上,已经标点过半,连付排时的空行、退格标记也都做了。怎么改用岑氏惧盈斋本作为底本的,具体过程还有待调查,估计是与中华书局负责全史点校者的意见有关。从近年出版的《陈乃乾文集》、《赵守俨文存》来看,中华书局为二十四史点校出力甚多的陈、赵二位先生,对岑建功《旧唐书校勘记》都有很高的评价,赵先生1988年还曾发表《扬州学派的重要校勘成果——〈旧唐书校勘记〉》长文予以介绍。我想,底本的改变是与他们的意见有关的(陈1971年去世,没有参与第三阶段工作)。复旦因为要服从工作总体规划,只好把过去的工作全部推倒重来,用惧盈斋本作为底本重新校点。这个过程是过去外界不太了解的。《旧唐书》由于历史上不太受重视,版本上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小,现在保存的南宋绍兴浙本残本到代的闻人本,都是在一个版本系统中,而百衲本《旧唐书》则是根据宋浙本残卷配以闻人本影印。改换底本的考虑,可能是因为宋、明本版刻误字较多,当时认为惧盈斋本在校勘上是花了力气的,便于利用清人的成绩,也减少因版刻误字而出校勘记的数量。现在学者经过对《旧唐书》文本的比较,认为岑氏惧盈斋本并没有充分吸取《旧唐书校勘记》的成果,倒是沿袭了殿本的许多错误,如此看来,用岑本做底本就值得斟酌了。就当年的工作来说,对底本的要求远没有现在这样严格规范,比如《汉书》是用《汉书补注》作底本,现在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各本均有利弊,选择也各有成立的理由。我们可以说,当时学者对底本的认识远没有现在深刻,近人也没有必要以现代学术达到的精密度来要求前贤。此次修订在底本选择上,在充分吸收学界研究的基础上,几经斟酌,改用百衲本。

 

  二、校勘记部分太略,有些校勘记出的不太适当,例如《旧唐书·李白传》李白山东人一条。关于这个问题过去批评的比较多,前年在北京香山饭店开第一次工作会议,大家对这个问题有比较充分的讨论,中华书局的一些老编辑如傅璇琮、张忱石、许逸民先生和当年参加整理工作的陈允吉先生等都作了发言,澄清了一些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