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明代人们怎么通信
儿子眼中的季羡林:从未…
儿子眼中的季羡林:从未…
儿子眼中的季羡林:从未…
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写…
为什么要学习“国学”?
托朗枢机说:宗教是促进…
[日] 大江健三郎:为什…
金庸为什么要加入中国作…
梁漱溟为什么与众不同?…
最新热门    
 
人们为什么幽地标的默

时间:2009-7-31 12:26:47  来源:不详
>90年代末各种建筑流派纷至沓来,增加了城市建筑的混乱度;网络时代的到来,又催生了民主建筑的呼声——— 这更像是一个永远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悖论。

 

也许建筑学家汉宝德说的话值得参考:“一座富于人性的公共建筑,要使来访的市民感到亲切,感到被热心接纳,它不能有丝毫高高在上的姿态,令来访者感到压抑,或使路过的市民产生被排拒感。”

 

香港17岁的中学生韩丽珠曾写有短篇小说《输水管森林》,输水管无所不在地延伸,成为个体间仅有的联系,体现的是现代城市形象的陌生和冰冷感:“每一所房子,都是输水管中途经过的驿站。输水管变成了布满裂缝的干枯肠子。裂缝逐渐扩大,露出埋藏在内里的石块、沙砾和垃圾。”

 

要以幸福指数取代GDP,城市要规避疏离感,市民要找回归属感。吉林有“地标老人”手绘长春地标地图;香港有流行曲《喜帖街》唱尽了香港人对过去温情的缅怀;英国伦敦电话亭面临淘汰,也有了“收养电话亭”的行动———“地标老人”守护的是日渐消失的胡同记忆,《喜帖街》回味的是市井生活的人际关系,英国人缅怀的是红色双层巴士、黑色出租车、披头士乐队和黄瓜三明治等英国的文化符号。

 

并非所有的地标名都是黑色幽默,市民总是将最亲切、最温馨的名字献给热门的约会地,献给充满回忆的公共空间,献给最亲民的建筑,献给街角不起眼的城市文化遗产。就这个角度而言,民间语文比官方的命名更能体现市民对地标的评价,亦更接近建筑的本质。“据说世界万物俱有真名,一种呈现其真实本质的名字。”梁文道曾在《我执》中用奇幻小说常用的“真名”借喻现实世界。在庞大城市,大裤衩与小蛮腰亦算是一种“真名”,它们是最形象的民意指数,并非一句戏谑那么简单。

 

    有中错状元,无起错花名。民间语文是最佳的城市评论员,地标绰号所透露的亲切、调侃与嘲讽,对应的是一个城市给予市民的归属感、荒诞感与疏离感,直指的是城市奇观背后的社会真相。

责任编辑: 由之

上一页  [1] [2] [3] [4] [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