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武汉:准女婿索还礼金 …
最新热门    
 
萧平汉:王夫之的史论研究法

时间:2009-8-1 14:38:32  来源:不详
不能仅仅就事论事。所以,王夫之的史论是一部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史论,上自三代,下至明,作者主张,只有通过整体与全面的研究,才能使历史成为“后事之师”。从这一研究方法与原则出发,王夫之分析某个制度,总要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从贯穿始终的历史延续性中来勾画其轨迹,从而寻找其中的“方”与“体”,再以此“方”与“体”去检验其他同类事物。

 

  王夫之注重采用归类的方法进行专门研究。这种分门别类的系统性研究是王夫之史论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原则,也是其整体性研究的重要表现。他从统一性原则出发,对一部中国史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如同类事、同类人、同类制度与相关人、事、制度共议。如他评帝王、大臣,孔孟周公为伍,太宗与汉文帝、景帝一家,王莽、曹操同类,盗贼与夷狄一起:“萧、曹、房、杜之治也;刘向、朱云、李固、杜乔、张九龄、陆贽之贞也;孔融、王经、段秀实之烈也……汉文景光武、唐太宗之安定天下也。”(《读通鉴论·卷末叙论二》第952页)

 

  王夫之史论最大的贡献之一在于他对史学进行心理、心态与移情的研究。他说:“治之所资者,一心而已矣……设身于古之时势,为己之所躬逢;研虑于古之谋为,为己之所身任。取古人宗社之安危,代为之忧患,而己之去危以即安者在矣;取古昔民情之利病,代为之斟酌,而今之兴利除害者在矣。得可资,失亦可资也;同可资,异亦可资也。故治之所资,惟在一心,而史特其鉴也。”(《读通鉴论·卷末叙论二》第955页)研究历史,要将古人的心与自己的心相结合,使古人的心理与心态同自己的心理与心态相通,从而使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与古人相一致,与历史的客观存在相一致。王夫之认为:要研究与再现历史,必须将自己融入历史的环境之中,与古人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设身于古之时势”,“宗社之安危”,“为己之所身任”是一种“移身”,“代为之忧患”,“代为之斟酌”就是“移心与移情”,置身于当时的时代之中,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文化传统、社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人们的认识能力、社会意识、道德观念等等具体环境里,设身处地地体会历史上的不同人物、不同的社会地位、社会环境,所遭遇的不同的人际境遇……达到与古人的利害、安危融为一体。这样才能理解历史并把握好古人的思想脉络、理解古人的真实思想,才能正确地评述历史上的人与事,也才可以从古人的得与失中获得资治。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