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社会
最新热门    
 
书脊谈往韵犹在

时间:2009-8-6 14:45:56  来源:不详

书脊,也叫背,《简出版百科辞典》中说其是“指书的天头、地角、翻口三面的另外一侧,联接封面和封底的锁线部分,即英语称之为spine的部分”。这个定义从形式上也可用于中国古代线装书,但是洋装书的书脊除了这种形式,还包括设计因素,唯有这样,洋装书书脊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够显现,而线装书虽有书脊,终因它始终处于臣服的状态,而一直无让其自身站立起来。线装书摆放在书架上,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书根,从这里能够见到书名,绝少美学意义上的设计。洋装书书脊设计的出现,改观了中国近代出版上古代线装书一统的局面。首先是书脊式样,从单一无装帧设计的线装书,走向三种书脊形式设计的多样化。其次书脊的美观化取代了线装书的简陋书脊。新式书脊摆放在书架或是书柜里面,不仅便于读者通过书脊上面的书名查找图书,更为重要的是书脊装帧的精美设计,更够给人一种视觉上美学享受。

 

  书脊的形式分为硬脊、软脊与空腔,这三种形式的书脊在末基本全备,硬脊指书脊固定,且与书芯脊部全面粘牢,书脊看上去坚挺结实,但翻阅不便,这种形式的书脊目前很少见,从清末民初流传下来的图书看,倒是软脊与中空腔形式的书脊最多。软脊就是在书芯脊部粘贴上一层软纸,然后把它和图书封皮书脊处紧紧地粘在一起,这种形式的书脊比硬脊容易翻阅,但从现存的旧书来看,软脊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书籍经过长时间的翻阅后,书脊上面的字迹与设计图案,往往会脱落残损,比如1930年版上海春明书店出版的平装本《英文造句指南》,书脊完全脱落,书芯脊部裸露无遗,1932年立达书局出版的平装《最新法文文法独修》,书脊破损近五分之三,193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布面平装本《造谣学校》,书脊上面的文字模糊不清,不过也不是所有的软脊书之书脊都不能保存好,191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布面平装《英华会话合璧》,其书脊保存的就非常完好,不仅书脊没有一点破损,就是上面的文字也基本清晰。空腔书脊,指的是封皮书脊不与书芯脊部粘在一起,书芯脊部和书脊之间形成空腔,这样制作成的书脊,很容易翻阅,书页可以完全打开,封皮不易于损坏,我们所见的绝大部分精装民国版旧书用的就是空腔书脊,保存完好的不在少数,如1908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精装《商务书馆英华新字典》,书脊保存完好,脊上金字几乎没有什么损伤,1911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精装《英汉成语辞林》,除了金字书名、著者姓名有些斑驳以外,保存良好。1924年中华图书馆出版精装《中西四书》亦如是。精装书的出版为图书的保存流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空腔书脊不仅部分的解决了图书流传过程中,由于翻阅导致的图书破损,从而使图书可以完美无缺的站立在书架或书柜之中,美感对于书脊来说,有时候会显得更重要。

 

  应该说,有了书脊才会有书脊的设计,这里所说的设计,不仅仅是单纯的图案与文字,而且还包括书脊的式样,在小小的一长条天地之间,创造各式各样的书脊风格,是书脊意义的真谛。即或是简装书,好的书脊也仍然会通过设计之手来展现书籍的简装之美。好的书脊设计包括圆脊、平脊、方脊、脊棱、书脊用料、脊型、文字及纹饰等交错搭配,从而成为图书出版美学的必要组成部分。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