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影视领域出现孔子热 学…
影视领域出现孔子热 学…
影视领域出现“孔子热”…
男子冒充央视领导与女网…
《新少林寺》紧张筹备 …
革命题材影视剧张扬英雄…
最新热门    
 
影视领域出现孔子热 学者称总比歌星热要好(2)

时间:2009-8-10 12:03:10  来源:不详
“3个孔子”抢市场? 


  现在的问题是,拍孔子等圣贤的影视作品,时机是成熟了,但会不会太集中?观众在短时间内能够接受这么多的孔子形象吗?张颐武对此很乐观:“我觉得所谓‘扎堆’是因为公众有需要,不宜说是跟风。对孔子以及儒学生动地用影视方式来普及,来让大家了解孔子的生平以及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总是有积极意义的。”他觉得现在很多电视剧都可以粗制滥造,但是拍孔子题材需要一个艰苦的努力过程。不管胡玫也好,韩刚也好,都无数遍地修改剧本,下的功夫很大。“中国那么大,两部三部容得下。孔子这个题材可以通过不同侧面切入,值得一拍再拍。包括《西游记》《红楼梦》也是一样。有时候我们对于‘撞车’也是过于紧张,我觉得这种经典题材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进行拍摄,即使是在同一个时期也是可以的。这种情况的出现,说公众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渴望、对经典文化接触的愿望还是很强烈,无论是制作者还是观众都是这样。制作者感受到这种需求的强大,所以这是一种市场的选择,我觉得要在市场的竞争中间优胜劣汰,不必说将两三部都统一成一部。”


  钱宁的回答很简洁:孔子就是一座山,任何人都可以画他。无论画的好或丑,都不会影响这座山本身,只能反映画家的水平高低。


  对于主创来说,他们最关注的不是与对手“撞车”,而是题材本身的难度。专家们对此有一个共识:如何把孔子表现得更生动,让他与当代观众有一个内心的联系,这是难度比较大的。圣人的故事要写得非常谨慎,想象力不能展现得太过于驰骋,要根据史实以及历史有记载的进行创作,这样它的生动性和故事的起伏跌宕跟现在一般的电视剧对比就存在一定的距离。胡玫曾用“诚惶诚恐、如履薄冰”来形容自己接拍时的心情。韩刚也说,挑孔子的演员很难。此外,最主要的是考虑怎样把孔子的形象展示出来,让观众接受,但是既不是刻意追求人物的个性化,又不是把他打造成“圣人的雕塑”。 


      钱宁倒不是很担心台词风格的问题,因为“论语中的语言很多可以直接用上”。他最关注的是:孔子是一个非常风趣的人,关键是如何表现他有趣的一面。 


  粤派电视剧借孔子转型


  广东本土电视剧基本上是以轻松搞笑、凸显地方文化为主,人们数得出来的《外来媳妇本地郎》、《乘龙怪婿》等都是如此。山传媒集团突然投拍这么一个严肃的人文历史大剧,并宣布斥资6000万,很容易被戴上高帽,或者引起质疑。刘宁很坦白地说:“其实做这么一个项目,最初是因为我们不懂。”谈到电视剧的问题,他连说了几个“外行”和“不懂”。因为不是专业的影视公司,他们不懂跟风,3年前提出要做这个剧时,还没有类似的题材出现。刘宁看到钱宁的小说后,非常欣赏这种“调侃而不失尊重”的语言方式,希望拍出一个年轻人喜欢看的作品。两人聊着聊着,一拍即合。“现代人各有各对孔子的解读方式,这是吸引我的地方。我们是挑作品,不是挑题材,没有考虑过这个题材会不会火。我觉得现在还谈不上真正的‘孔子热’,要说热也只是这个题材的热,表演形式的热,而不是人物本身的热。当然,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影视作品的出现,能够推动这股热潮。”


  他们不知道重大电视剧题材的批准是一件那么艰难的事情,也不知道自己有很多竞争对手。按照经验,很多电视台都是先报上去,然后慢慢修改,这样成功的几率会比较高。但刘宁他们不知情,所以剧本磨了3年,埋头改了好几稿。一开始是钱宁做的剧本,但是后来觉得不太满意,双方商量去找专业的编剧来做。然后又觉得应该把导演吸收进来做剧本的改编工作。当时他们觉得,不改好,不敢报上去。


  此前很多本土电视台投拍大型电视剧都只是投资,不参与具体的制作,比如南方台的《潜伏》。但佛山传媒集团把所有的事都揽到自己身上。“导演、编剧是‘请外援’,人物思想我们自己要牢牢把握。”刘宁说。在这种“低效率”的摸索中,他们居然打败了中央台和山东台,第一次申请就通过立项。“可能因为我们是做传媒出身,虽然对电视剧素不了解,但对受众心理的把握是强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