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社会
最新热门    
 
看鲁小札:教科书中“鲁迅”

时间:2009-8-20 11:52:24  来源:不详

“殃文人的遭殃,不在生前的被攻击和被冷落,一瞑之后,言行两亡,于是无聊之徒,谬托知己,是非蜂起,既以自衒,又以卖钱,连死尸也成了他们的沽名获利之具,这倒是值得悲哀的。”《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里的这句话也算是尽人皆知了,这是“世故”的鲁迅对于自己身后命运的一个自觉的预警,更是对中国文人与知识分子命运的悲哀写照。

  

  鲁迅所忆的韦素园君是淡去了,鲁迅自己呢?身灭而名益振,行亡而言益传,这就意味着会招致更多的“知己”找上门来,蜂起是非者有之,沽获名利者亦有之。虽然鲁迅得不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那样的吹捧,但这一点应是无疑的:有更多于上面两种人的无名的中国人,曾经和正在一代代地从他那里获得心灵的斧正和情感的荡涤,从他的深刻的观察和强烈的情热里获得力量,即便不能马上改变社会,那至少也首先是改变了自己。

  

  1840后的中国,确实是开始了的“中国的黑夜”,是“世界的黑夜”行转到了东方的领空。自那之后的中国弥漫着的无非是“浓黑的悲凉”,中国的大地上到处是没有人生的人。鲁迅自己是悲观的绝望者,是一个精神的分裂者,但是为何凡是真的用心去阅读他的人都能从他那里反而分领到了对抗绝望和治愈精神的“药”?如此,又有何不可我们将他视为中国现代的“鲁夫子”?他是打破“中国的黑夜”的人。

  

  愈古的人,其历史形象往往愈单一,完美者就愈完美,糟粕者就愈糟粕,其实“世故”的人知道,历史和历史上被严加毁誉的佞人与贤人们远非如此简单,他们都有着陆川式的人性。鲁迅自然没有古到那样的时候,所以他的一些所谓的缺点就常常为人所“无聊”一下,乃至于连他的被尊崇也成为他的一个缺点了。鲁迅自己也还击了,“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华盖集-战士和苍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是圣贤,又孰能无过?有些鲁迅所谓冷嘲家就只看见缺点,而看不见那挣脱缺点的努力精神,这些冷嘲家就像是鲁迅曾经“冷嘲”过的那种批评家一样,是“灵魂上挂着刀”的。况且,鲁迅的为人所攻击的一些缺点并不是他个人的缺点,它们恰恰是时代与社会的病征的衍生物。

  

  一直的受捧与挨骂,其实都是名传后世的好方。鲁迅是骂人者,所谓骂人者人亦骂之,所以代代都不乏骂鲁迅的人,只是这些骂人者都有些“言行两亡”,不足谓了;而对鲁迅的无聊的吹捧也远不如踏踏实实地研究研究他,老老实实地读他更显出意义。已经进入社会视野的90后,他们的文化上的集体无意识的起点大概是2000千禧年,文化意识上可以说是“无孔”的,“无鲁”的,即他们是文化精神上“无父”的一代的,是日韩欧美、魔兽玄幻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