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河北省佛教协会秘书长肖…
两岸四地著名画家在峨眉…
“迎国庆60周年•…
哲蚌寺召开僧人学习交流…
港商支持安庆以黄梅戏为…
两岸故宫交流民众受益 …
浙江宁波首次汉传佛教讲…
首届禅宗文化交流研讨会…
教宗本笃十六世主持圣伯…
日本观音灵场会旅游团朝…
最新热门    
 
交流的眼光与世界的胸怀——评《世界历史中的中国》

时间:2009-9-1 11:44:00  来源:不详

宋体>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  [英]艾兹赫德著  姜智芹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我们的史学界曾经有个误区,凡是中国史的著作,似乎不太关照到“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史实;而到了世界史的范畴,“中国”则会遭到同样的待遇,仿我国的历史教科书中,“中国”与“世界”的概念是格格不入的。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曾经以他的中国通史与世界通史而闻名学界,但他也没能以一人之能调和这两个领域。事实上,学术发展到今天,学界不再满足于单线的叙述中国史或者世界史,而是希望能整合出中国与世界并存与交融的历史研究。中国的茶叶丝绸如何走俏欧洲、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如何通过传教士带到中国等等,以至于潜在的全球性的交流,都需要研究者用新的眼光与视角去考察。

 

    最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世界历史中的中国》,作者是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的教授S.A.M.艾兹赫德(S.A.M.Adshead)。作者考察不同世界历史时段中,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中的位置与作用,钩沉了中国与世界不同文化圈的交流与对世界文的贡献。艾兹赫德教授是中国史专家,所以他将自汉之际至新中国1976年间两千多年划分为六段,依次列有各自的小标题——世界的一部分:古代中国(公前200年至公元400年);世界的中心:晚古时期的中国(公元400年至1000年);世界的国轴:中世纪时期的中国(公元1000年至1350年);世界的地平线:文艺复兴时期的中国(1350年至1650年);世界中的世界:启蒙时期的中国(1650年至1833年);两个世界之间:现代时期的中国(1833年至1976年)。

 

    就这段不算漫长但文献浩瀚的历史,我国的主流史学常常会叙述成封建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