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60年文化记忆:1949,那…
请敬畏我们的传统
梁晓声:我们很多文化还…
教宗冈道尔夫堡本堂主持…
教宗特使阿林泽枢机主教…
工科男生自白书:嫁给我…
解放宜宾:出兵不需动员…
莫砺锋:请敬畏我们的传…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理事…
侄子忆周恩来夫妇:“干…
最新热门    
 
我们对国家图书馆的期望

时间:2009-9-17 11:18:11  来源:不详

国家图书馆100岁了。我们祝贺它。

 

  回顾这100年,作为一座文化机构,它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1909年9月9日,宣统皇帝御批兴建京师图书馆。但直至清帝逊位,该馆始终未正式接待过读者。辛亥革命后,该馆由北洋政府教育部接管,并改名为国立京师图书馆,于民国元年(1912年)8月开馆接待读者。1928年北伐成功后,改称国立北平图书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始“正名”为中国国家图书馆。

 

  作为文化机构,毫无疑问,它也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华文明自新并交汇于世界文明浪潮的进程。

 

  国家图书馆自应秉承两大宗旨:其一传承文明;其二服务社会

 

  传承文明,断不是一句媚俗的标语。这一追求,对国图自身有所要求,也对社会公众有所要求。国图目前馆藏总量超过2700万册,馆舍面积达25万平方米,分别位居世界第五位和第三位。其中,最古老的典藏可以远溯到殷墟甲骨。文明的物质载体,在国图,不可谓不丰美。

 

  如今更需要的,乃是一种精神态度。同样回望这100年,必须坦率地承认,作为人类文明成果被引入中国的现代图书馆,有实体,却乏精神。其所表征的智性,远未推广;其滋养智识、涵蕴心智的功效,远未达成。一言以蔽之,图书馆尚未融入中国的文化基因。

 

  中华文明的传承原本自有谱系。但近世以来,文明碰撞激起的大变革格局,使得这一传承出现严重危机。仁人志士参照普世成果,苦觅传承之道,作为象征物和机构实体的图书馆,便是其中重要一环。直至今日,传道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服务社会,也断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我们已看到,在对手续繁、限制多、收费高的声声抱怨中,国图的服务水平、质量和态度,虽仍略显滞重,但正稳步改进。然而,还有更广义也更深刻的“服务”,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