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社会
最新热门    
 
胡发贵:儒家重养老

时间:2009-9-22 10:19:06  来源:不详
圣人都听说了周文王“善养老者”,可见周文王养老的名声是很大的。至于周文王“善养老者”的详情,孟子是这样描述的:“所谓西伯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孟子·尽心上》)。从文意可知,圣人养老的要意在于使老人衣食无忧,生活有保障。另外,儒家还认为古时候的圣王之治特别关注处境困难的老人。有一次梁惠王问孟子,历史上的“王政”、亦即圣人之治下的理想社会是怎么一回事?孟子告诉他:当年周文王治理天下时,对于老年丧妻的鳏夫,老年丧夫的寡妇,老年丧子的独夫,幼年丧父的孤儿这四种人,特别关心,以为“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孟子·梁惠王下》)。“四穷民”中老人居三,周文王视他们为“无告者”,施政首先要照顾他们,足见“王政”是多么重视赡养那些“穷民”、即生活中不幸的老人。

 

  过去的“王政”如此,儒家在其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中,老人依然是受关爱的重点。如孔子所设想的“大同”世界中,就是实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原则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文中的老有“所终”、“所养”,即意味老人处处受到善待。

 

  二是善养老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儒家以为人类文明是逐步发展而来的,初民尚不知礼敬长者,连自己的亲人死了,也就扔到野地里算了,“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孟子·滕文公上》)。后经尧、舜、禹、周文王等圣人的不断推动,人类逐渐趋于文明,“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欲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人类有了“五伦”、有了“长幼”之序后,才晓得尊老,于是也才有周文王等圣人的“养老”现象的出现。儒家这种历史叙述和认知从一个侧面显示,老人并非是自古以来就受到善待的,善养老人是伴随社会进步而出现的一种文明结果。

 

  三是善养老人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在儒家看来,人类社会组成政府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人民,而增进人民的幸福,更是统治者的天职。“孟子曰: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孟子·离娄下》)。文中“人溺己溺”之喻,正是揭示“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的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在儒家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即“为民父母”的统治者天然有义务照顾好自己的人民。这种照顾的底线是让人民“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其较高的要求,则是力行“仁政”,使人民丰衣足食,“有粟如水火”,甚至还有闲暇修礼义。如果做不到这一程度,就是失职;而如果统治者“独乐”,不问人民的疾苦,甚至使人民衣食皆忧,流离失所,那就不仅是失职,而是在犯罪,这在儒家看来也就失去了“为民父母”的资格:“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

 

  如果为政者养不好老人,“使老稚转乎沟壑”,那么其统治也就失去了其正当与合理性,就有被取代之虞。儒家如此深切地将养老与统治的合法性联系起来,显示出在儒家那里,善养老人远非仅仅是一种社会福利政策,更是一种严肃的国家战略。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