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香港宗教界举行庆祝新中…
网友10年跟踪拍摄拾荒老…
羌屋背后的60年:住房变…
喇叭哥录制独特生日歌视…
退休教师剪水浒108将 喜…
道教界举行庆祝新中国6…
80年代民生往事:秦香莲…
共和国60年阅读史话:“…
企业花1160万美元购买私…
中国基督教两会庆国庆6…
最新热门    
 
60年流行语:那些曾经的时代年轮

时间:2009-9-23 10:42:11  来源:不详
生,24个写到了这样的情节。

 

  “脱贫致富”:改革之初,“投机倒把”还很流行,随着劳动致富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生活水平提高,“个体户”、“万元户”、“小康”、“迪斯科”、“交谊舞”、“镭射厅”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国特色”、“脱贫致富”、“一国两制”、“合资企业”、“包产到户”、“转换机制”、“国优省优部优”、“公关”,这些流行语更充分体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发展。这其中,最流行的可能就是“脱贫致富”了。有趣的是,消失了多年的“先生”、“小姐”、“女士”、“太太”等词汇逐渐回到人们的生活中来。

 

  当年,几乎所有的报纸、广播中,“脱贫致富”成为绝对的流行语,穷怕的中国人,一心一意想过上好日子,抹平曾经的创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时,哪个村里出了个万元户,是一种光荣,万元户这个称谓既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也代表了当时生活的幸福指数,是人们追求物质生活最直接、最明显的目标。

 

  “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1987年,歌星费翔在春晚上唱响了《冬天里的一把火》,也许,那首歌激越的旋律,可以代表那个年代人们的心声,此后的几年当中,这首歌风靡大江南北,全国各地都点起了这样的“一把火”,把属于八十年代的激情和憧憬渲染得淋漓尽致。类似的流行歌曲还有《八十年代的新一代》等,同样是激情澎湃。如今,“一把火”已经显得有些遥远了,多元文化的时代,好像什么东西也无法占据绝对的主流。

 

九十年代——

 

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激荡

 

  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的全面兴起,新流行语层出不穷:“爷儿托儿”、“腕儿”、“款儿”、“角儿”、“老板”、“小资”……部分地方流行语借助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强势升格为全国性流行语,外来新用语也为生活增光添彩,经济、娱乐、生活方面的流行语占据主导地位。

 

  “大哥大”:九十年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哥大”、“抢滩”、“登陆”、“生猛”、“炒作”、“玩家”、“做秀”、“酷毙了”、“帅呆了”、“靓丽”、“人气”、“指数”、“打工仔”……不计其数的流行语涌入人们生活,互联网产生后,其传播速度更加迅猛,大大丰富了当代汉语。那个年代,大哥大自然成为身份和富裕的象征。小品里,农民当上了老板,也拿上了大哥大,让村里人投来艳羡的目光。现实中,农民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很多做起了泥瓦匠,每每有邻居问起,“你家孩子在外面做什么工作?”“在外面拿大哥大呢!”

 

  整体而言,流行语的兴起,与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随着经济文化生活的丰富,“第二职业”、“电脑”、“发烧友”、“因特网”、“伊妹儿”自然就出现了;“下岗”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