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袁咏红:陈诚与蒋介石关…
最新热门    
 
丁红:下关有条“李鸿章小道”

时间:2009-9-23 10:42:13  来源:不详

借去日本九州出差之机,我和朋友一起驱车过关门海峡(北九州门司与下关之间的海峡),到下关(古时称马关)实地考察了一下“春帆楼”。多数读者也许并不知道春帆楼,但提到《马关条约》,略知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春帆楼就是这个条约的签署地。

 

  春帆楼建在临海的一处小山坡上,掩映在浓密的树木之中,虽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阔大,却也有些凌空而飞之势,没有中国式的雕梁画柱,却有日本式的素雅简明。原楼已毁,现在原址上复建的是一座两层木结构小楼,里面复原了“马关条约”谈判时的场景。旁边后建的一座规模较大的新“春帆楼”,是下关市屈指可数的高级宾馆,日本皇室到这一带巡游时多下榻于此。

 

  春帆楼本是日本医生藤野玄洋于1862年开办的诊所。此楼所处之地风景秀丽,附近有一处可供休养的温泉。藤野玄洋医生死后,其女美智子不通医术,但独具慧眼,在这里开办了一家河豚料理店。当年的伊藤博文经常在马关一带活动,不时光顾美智子的河豚料理店。一日,食至兴起的伊藤博文从楼上远眺关门海峡,碧波之上的点点渔帆令其感动不已。联想到自己别号“春亩”,伊藤博文不禁兴致大发,为此店取名“春帆楼”。选择此地作为与中国清朝政府谈判的地点,想必伊藤博文要拼死吃下清政府这条“河豚”,正如日本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所作的一样。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春帆楼下赫然立有“李鸿章小道”的路牌。由此指引,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条“曲径通幽”的小路。一人多宽的小路,地上的灰砖凹凸不平,一边是铁栅栏另一边是水泥墙,周围杂草丛生,有几座简陋的民居,却不见一个人影,我们不敢贸然前行,犹豫不决之际,只见前方铁栅栏上有一木牌,上面写着:“在出席为结束日清战争举行的媾和会议期间,清国全权大使李鸿章为躲避危险,利用此道往返于住处(接引寺)与会场(春帆楼)之间,故此得名‘李鸿章小道’。”

 

  平心而论,甲午战争的失败李鸿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也并非李鸿章一人之责,而是清政府腐败所致。由于海军军费被挪用修建颐和园,自1889年以来,海军一直未添新舰,未置新炮,连弹药也多是过期、不合格、不配套的;北洋水师在作战中,炮弹发射速度慢,炮位少,炮弹击中敌舰要害部位后竟穿而不炸;北洋水师被日军围堵在威海卫之际,清政府竟不发援军,眼睁睁地看着舰队被日军围歼,舰队外籍顾问又伙同侯选道、牛昶炳等人威逼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签字投降;丁汝昌眼见大势已去,服毒自尽。仗打到这个份儿上,派员“议和”已是必然之事。

 

  而当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率世子李经芳,随员伍廷芳、马建忠,以及美国顾问、前国务卿科士达等人到达下关时,他绝不会想到百年后这里会树起一个“李鸿章小道”的路牌。看着这块路牌,我们思绪万千,走在这条小道上,我们的心情更是复杂。小小的“李鸿章小道”竟曾承载过中日两国命运兴衰的沉重。

 

  我们沿小路来到当年李鸿章一行“下榻”地——引接寺。寻觅之间,见一位身着黑色袈裟的僧人,提着小箱子,从刚刚停稳的汽车里向我们飞奔过来。他扔下手中的箱子,兴冲冲地指着寺庙正门顶部的木雕说:“龙,龙,中国的。”原来他是引接寺现在的住持,看到来客十分高兴。当知道我们是中国人时,更是兴奋,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他的寺庙和寺庙山门上的木雕龙。当我们问及历史上可曾有中国官员在此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