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西樵山深处:一段有关石…
西樵山深处:一段有关石…
西樵山深处:一段有关石…
最新热门    
 
西樵山深处:一段有关石器时代最完整的记录(4)

时间:2009-10-12 12:03:07  来源:不详

 

西樵山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收藏的用兽皮精心打磨的双肩石器

 

采石:神秘洞穴“滴水岩”

    距今5000~5500年左右,随着海水逐渐退去,珠江三角洲出现了耕地,渔猎部落进入了农耕社会。渔猎时采用的细石器显然不适合土地上的劳作。他们很快发现,石斧以及其衍生出来的锛、凿、铲等更适合挖掘土地、砍伐树木、处理木材、进行耕作。“斧系列”在此时登上历史舞台。

    作为细石器的主要石材燧石,并不适合被制作成这样比较大型的磨制工具,珠江三角洲上的古人们只好去开辟新的领域。他们最终在西樵山的南麓和西南麓一带找到了一种名叫霏细岩的岩石——它比燧石的坚硬程度稍逊一筹,但是更适合开采和制作成大型的工具。

    区锦添带领我们穿越西樵山中一条布满了荒草的小径,一边走一边用手里的木棍在草中寻找:“这一路的遗留石器很多,前几天还有人捡到一块完好的石斧。”

    小路的尽头是一个隐秘的洞穴,当地人叫它“滴水岩”。洞口宽近10米,洞口处高约1.7米,需要躬身才可前行。地质专家们相信,这个洞穴全部是被原始人用最简陋的石块一点点地凿出来的。它的纵深大概有37米,最宽处有20多米,面积大概有200平方米。虽然是白天,但是内部漆黑一团,必须拿着手电筒才可以进入。借助昏暗的光线,洞壁上人工敲打出的累累疤痕清晰可辨。

    洞穴的地面上遍布碎石,区锦添很快在其中为我们找到了一件古人打制的石器半成品。那是一块浅灰色的石块,已经被人为打磨出一对对称的“肩膀”,当年的古人不知道为何,没有继续打磨就将它遗弃了。区锦添告诉我们,因为滴水岩是采集场,所以这里大都是如此这般的“半成品”和打磨剩下的边角废料。更成型的双肩石器,我们需去石器制造场的遗址去寻找。

    成品:形形色色的双肩石器

    和细石器无论石料的采集还是石器的制作都在同一地点不同,古人们在滴水岩采集到他们需要的石材之后,会将它们转移到另外的地方进行雕凿制作——这些遗址即为石器制造场。

    关祥告诉记者,石器制造场大都分布在西樵山的西南麓,如镇头岗、富贤村、马鞍岗、云路村、云端村一带。到目前为止大概发现了二三十个点,可容纳成百上千的古人同时劳作。

    在这一带,细心的人很容易找到一些有人工痕迹的石头。关祥老人就是这样一位“有心人”,几十年的时间里,他已经在这些地段“捡”到了成百上千件这样的“宝贝”,他将其中的一部分捐献给了西樵山地质博物馆。

    在关祥家里,他为我们展示了自己的收藏,这些石器和最初的细石器相比,显然变得更大了,有成人手掌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大小,由于埋藏环境不同,呈现出浅灰、赭黄、棕红等不同的色泽。

    它们大都可以分为柄部、肩部和刃部三个部分,在柄部和刃部顶端相接处形成钝角或者直角,两侧对称,酷似人的肩膀。这样的设计使得它们比较方便被人手所掌握,同时也是它们得名为“双肩石器”的原因所在。其中的双肩斧、锛适于砍伐,双肩凿可以用来凿木,边缘锋利而锐薄的是双肩割切器,可以像刀子一样割切、刮削;还有双肩石铲,只要再绑上一个木柄,就可以用来起土了……

    我们注意到,在关老的收藏中,有一些双肩石器经过了非常细致的打磨,浑身散发出圆润的光芒:“可以看出古人在制造工具的过程中,也很注意外形的美观,这个‘抛光’的程序应该是通过用动物的毛皮或者是树皮进行摩擦而完成的。”关老解说道。

    解密:原始人如何采集石材?

    生活在石器时代的古人,手无寸铁,究竟是如何开凿巨大的山体?

    第一批来到滴水岩的地质专家,曾经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他们在这里发现大量石片和炭屑的痕迹,因此他们推断:古人用常年不熄的盆火烧烤石头,待岩石表面烘烤至灼热,再用冷水使之骤然变冷。岩石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会变得脆弱,用其他石头稍加敲击便会应声而落,所谓的“火烧水泼法”。

    而这样的推断也遭到了某些质疑。人类学研究者吕烈丹博士曾经在大学时期专门做个一个针对性的实验:她砍来西樵山上的松树的树干和树枝,点燃它们,然后烧烤滴水岩的岩石。她发现受高温而脱落的石块,通常会破裂成大量不能使用的细小石屑,而且它们的边缘锐薄,容易崩损,耐用性远远不如在此出土的石器。

    所以她认为当年的原始人并不是用“火烧水泼法”进行开采,而是直接采用木棍之类的器械,沿着岩壁上风化出来的缝隙撬动大石块的。她同时也提到了采用直接打击法——也就是使用比霏细岩更坚硬的燧石作为石锤,猛砸岩壁,取得石料。而这个面积大概有200平方米的洞穴,就是在上百年的时间里,依靠这样看似笨拙的劳作,一点点地开凿而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