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非遗”项目迎来“中国…
中国世界非遗数急剧膨胀…
羌年被正式批准列入首批…
非遗传承人有了经纪人 …
我国端午节入选世界“非…
泰国推出面向外国游客的…
泥里淘出国家非遗 美轮…
泥里淘出国家非遗 美轮…
教育部课题项目首批成果…
“非遗”保护中的工艺美…
最新热门    
 
非遗项目迎来中国年 入选名录总数名列第一

时间:2009-10-12 20:16:27  来源:不详
中国22个世界“非遗”申请项目全部获得通过,在入选名录国家中,以总数26项名列第一

 

    9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其中,中国申报的22个项目全部列入。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有166项入选该名录,中国以总数26项名列第一。相关人士估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其他国家很难超越这个数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此大规模地获得世界认可,背后的意味是什么?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我们该如何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数目不是多而是少得可怜

    中国还需承担更多责任
 

    记者:之前,好像是两年一次评选,每个国家一次一项。这次仅中国,一次性就通过22项,这在意料之中吗?

    张庆善:应该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评选规则改变了。如果两年一次、一次一国只能评选一项,恐怕许多濒危遗产等不到进入名录就已经无处可寻了。

    每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一个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小国与拥有几亿人口的大国,一个由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与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方面,一般不可能有可比性。所以,在数目上,绝对地追求国家的平等,其实是对各种文化的不平等。作为文化资源丰富的古国来说,中国这次通过的项目多,也就不意外了。

    这既是对中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可,也是对这些年我们不遗余力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种肯定。

    同时,这也表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望中国能在保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方面承担更大更多的责任。

    我必须强调一点,虽然目前中国已经有26项列入世界“非遗”名录了,但并不是像一些人说的那样太多了。我认为依然少得可怜。日本有16项列入名录,这次也有13项入选。它们一个市或县的某个节日的某种舞蹈,都因为得到很好的保护而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而我们的春节、中秋节这样大的节日都还没有进行申报。 

    22项体现了文化多元性

    今后多与周边国家合作


    记者:这次获得通过的2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什么特点?

    张庆善:一是对世界文化有较大的影响。如安徽宣纸、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养蚕及制丝工艺、龙泉青瓷的传统烧制工艺等。二是,体现文化的多元性,尤其是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了充分的关注。这次有藏剧、新疆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贵州侗族大歌、中国朝鲜族农民舞、甘肃花儿等民族艺术形式,此外,妈祖祭祀仪式的入选也是众望所归。

    记者:很多人都注意到了端午节的入选。

    张庆善:端午节的世界影响很大。在海外,华人聚集的地方也会欢庆龙舟节。所以我们就委托了湖北牵头,协调湖南与江苏共同来申报。而且,我们的端午节与韩国上次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完全是两码事,我们有我们的典型传统习俗。

    记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鼓励联合申报。我们这次入选的好像都是单独申报。

    张庆善:文化是有辐射性的。鼓励联合申报,是为了共享资源,更完整地进行保护。比如以前的长调我们就是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中国的文化对周边国家的辐射与影响一直都很明显,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相关调研,今后会与周边国家加强这方面的合作。 

    预备清单上还有1000多项

    探索“非遗”生产性保护

    记者: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申报有预备清单,“非遗”的申报呢?

    张庆善:也有清单。我国已有1028项国家级名录项目,这就是今后申报“非遗”名录的预备清单。

    记者:据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对“非遗”的提名数量表示关注。今后,我们是否不太可能一次通过太多项目?

    张庆善:我们的每一次申报都是按照联合国的程序按部就班严格执行的。至于今后是否会有数量要求,还不清楚。我们申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不会单纯追求数量多少。

    记者:成功进入名录之后,相关的保护工作如何进行?也有类似的退出机制吗?

    张庆善:如同世界文化遗产一样,加入名录只是提高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如何保护还在于每个国家每个地区。

    和世界文化遗产不同的是,“非遗”的许多内容与百姓密切相关。除了确实无法融入当代社会的一些“非遗”内容,因此我们正在积极探索“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比如中国的剪纸,其基本的功能已经发生了转化,不再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却以艺术品的形式进入了审美与收藏的行列,这就是生产性的保护。再比如唐卡,本来是宗教寺庙的用品,现在也成了许多人的收藏品,在青海热贡早已成为一种产业。这种活态的保护更有生命力。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