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作家钱钟书先生的六不说…
工科男生自白书:嫁给我…
教科书:删得掉的文字,…
最新热门    
 
钱钟书:大时代中的“异类”

时间:2009-10-18 10:31:36  来源:不详

  我正好找到了台阶,顺势退场,高高兴兴地结束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选择钱钟书作为自己学问的研究方向,完全因为偶然,首先考研就是开玩笑,就是一场人生游戏。说到个人兴趣,我更喜欢外国小说,也喜欢唐诗宋词,不感兴趣的恰恰是中国现代文学。考研只是陪公子读书,一位朋友一定要拉着我陪考,说考研乃人生第一大无趣,必须有个难兄难弟陪着送死。如果这哥们当年提出考比较文学,考古典文学,我们也完全可能会冒险尝试,能否考上说不准,也许考不上,也许就考上了。

 

  从考上到正式读研,有半年时间,这是一段十分闲散的日子,春风得意马蹄轻。我在大学做老师,不上课,当两个班辅导员。马上要离开这个单位,谁都不把你当人看,我趁机写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死水》。同时恶补现代文学知识,既然考上了,原来必须拿在手上的敲门砖,譬如王瑶版《中国新文学史稿》,譬如唐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便可以堂而皇之扔到一边。那阵子,看最多的是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我最后选择了钱钟书,显然与他的极力推荐有关。当时看的是台湾版,夏的观点与大陆的主流定论截然不同,旁观者清,我既上了现代文学这条贼船,自然会想到在学问上有些反动。

 

  考上研究生是一九八三年,那年头招生不多,导师要带完了这一拨弟子,要等学生毕业,拿到了学位,才能接着招下一批次。当时的风气是拨乱反正,翻案成风,好挖掘出土文物,动不动从角落旮旯扯个被埋没的好作家出来。记得我曾很老气横秋地告诉祖父,说沈从文小说不错,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写得好。祖父听了很生气,说谁都知道沈的小说好,当年我就编发过他好多小说,人家有名得很呢,只是你们孤陋寡闻,并不是别人不知道。

 

  我从来没有告诉过祖父,自己最后选择了钱钟书作为研究对象。祖父已经老了,他对我要研究什么,未来有什么理想,并没有太大兴趣,通常情况下,只是希望我能陪他多说说话,说点古今中外的段子,清谈可有可无的掌故。考上大学,读研究生,看了不少书,在老人眼里都不是事,都不算出息。

 

  促使我选择钱先生的更重要理由,是因为读了钱《宋诗选注》的序。虽然只是一篇小小的序言,但是它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同小可,仿佛晴天遭遇劈雷,又好像沙漠上突然见到了绿洲,我完全被颠覆了,一下子醒悟过来学问该怎么去做,明白仅仅去翻案,为反动而反动,并没有什么太大意思。

 

  因为这篇序言,我开始对钱先生入迷,到处搜罗他的文字,把搁在祖父书桌上的四卷本《管锥编》据为己有。老人家有些吃惊,不明白一个即将从事现代文学研究的人,竟然会对这种书有兴趣。他显然是怀疑我的古文程度,而且还有那些引用的近乎奇怪的洋文,明摆着我不可能看懂。作为一位五四老人,祖父肯定不赞成我走吊书袋的旧路,但是也没有反对,只是奇怪我的兴趣所在。经过“文化大革命”,他真的有些弄不太明白,年轻的一代究竟应该怎么才能做好学问。

 

  事实上,我还没有开始读研究生,做学问的方法已经给自己确定好了,这就是研究哪一个具体作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打通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要用自己的眼光去重新审视现代文学。如果有可能,我将写一篇像《宋诗选注》序那样的文章,写一本个人风格的文学史。钱先生的学问太大了,他是不折不扣的天才,谁也没有那个能耐可以完全学他,要学只能学一部分,学一点皮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