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男子怀疑按摩女趁一夜风…
风流女子将13岁女儿送给…
最新热门    
 
风流少帅与“鸳鸯蝴蝶”:“碰壁”仍三请张恨水

时间:2009-10-22 11:36:01  来源:不详
学良还是想请自己做官,于是他诙谐地说:“恨水乃一介书生,提枪拿刀手就发抖。 ”就这样再次婉谢了张学良的好意。

 

  这次沈阳之行,张学良为张恨水安排了丰富的活动:游览沈阳故宫、北陵,与省城文艺界、新闻界人士会面、座谈,张恨水借此机会结识了一些新朋友。在沈阳逗留数日之后,张恨水准备返回北平。临行前,张学良特意送他一些土特产品。回北平后不久,为感谢张学良的盛情,张恨水又为沈阳《新民晚报》创作了长篇小说《黄金时代》,以供连载。 

 

  张学良调停中原大战之后,势力扩展到华北。 1931年4月,为了延揽人才,张学良又想到了张恨水。这次,他派副官持专函到张恨水处,邀请其出任自己的秘书。张恨水捎话表示,只会写小说,不懂得军事、政治,无法胜任作张学良秘书,还亲笔给张学良写信表示谢绝。

 

  这封信送达到张学良手中时,赵四小姐也看到了。赵四觉得张恨水的字写得很好,很有功力,便嘱咐副官带去一把白纸折扇,请张恨水再赐墨宝。张恨水看到扇面上已有名家画作,描绘的是春暖花开时节,在爬满青藤的篱笆上飞舞着一对恩爱的燕子。他略加思索,在扇子的空白一面题写了诗句:“少帅隆情嘱出山,书生抱愧心难安;堂前燕子呢喃语,懒逐春风度玉关。 ”写完,亲自将扇子送到张学良在北平的住所。张学良见到张恨水,本想再次提请其出山,但一见扇子上的题词,知道张恨水的心意,便再也没有提起此话。

 

  北平的报纸从张学良身边人处得到这个消息后,如获至宝,立刻以大版面刊出张学良与张恨水交往的文章,标题就是《张学良三请张恨水,张恨水婉辞不就》。

 

故人隔海相念

 

  在张学良和张恨水的交往经历中,还有这样一段花絮:1930年,张学良曾委托《新民晚报》负责人钱芥尘去找张恨水,请他为张学良写一部长篇传记小说,名字就叫《张学良》,并特意嘱咐要秉笔直书、不加粉饰。张恨水当时答应下来,可他认为张学良的人生还没有进入高潮阶段,不妨等一等再写。结果后来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成了有争议的人物,写传只好暂时搁置。及至后来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被囚禁,这个写作计划流产。没能履行承诺为张学良写一部传记小说遂成为张恨水心底的遗憾。

 

  张恨水永生难忘与张学良的最后一次会面。那是在1934年底。这年5月,张恨水前往西北地区考察,归来后创作了《燕归来》、《小西天》。年底,张学良闻知张恨水西北归来见闻颇多,电邀张恨水赴武汉一聚。此时张学良担任豫鄂皖“剿总”副司令,正为“剿共”战事而愁眉不展。

 

  到武汉后,张恨水把在大西北看到的社会状况如实告诉张学良,并说通过此行,自己的思想变了,写作风格也受到影响。张恨水的思想倾向自此转向同情、歌颂穷人和揭露、抨击权势者。他的这种转变受到有着强烈救国救民思想的张学良的高度赞赏,张恨水的思想变化也深深影响了张学良。

 

  武汉一别后,张恨水没有再见到张学良,却仍然关注着张学良的消息。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身陷囹圄,失去了人身自由,张恨水则辗转漂泊到陪都重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