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像条龙
古书讲老子,以《庄子》最多。《庄子》讲老子,把老子说成老师,孔子说成学生。老把他俩搁一块儿,抬老子,贬孔子。司马迁作《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不敢大量引
用这类半文学、半想象的故事,但离开这些故事,他又没什么可讲。这是他的为难之处。
司马迁讲孔子,有很多故事,可以排年谱,一年一年往下讲,弟子也有名有姓,一列一大串,篇幅相当可观。但他讲老子,三位老子加一块儿,才435字(含重文7字),老聃只有236字(含重文2字),要年没年,要事没事,根本没法跟孔子比。讲弟子,也只有一个关尹喜。老子的形象很模糊,令人虚实难辨。
道家爱玩神秘感。什么都一清二楚,也就没有神秘感。让他虚着点,更有美学效果。
读《老子韩非列传》,有什么重点,我跟大家讲一下。
(1)老子是个老寿星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中国传统,敬老爱老,对古老传闻和他们的教训特别重视。老子叫老子,不是因为他姓老,以老为氏,而是因为他活得长,是古代有名的老寿星。古代老寿星,名气最大,见于古书,要算彭祖。古书提到彭祖,最早是《论语》。孔子管他叫“老彭”。我们要知道,“老彭”的意思可不是老子和彭祖,而是非常长寿的彭祖。简帛古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