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冬至年节的集体记忆(2)
冬至年节的集体记忆(1)
关于冬至的诗词歌赋
冬至小常识及历史沿革
浙江龙泉千年古塔华严塔…
中医专家:冬至注意养生…
上海冬至前后迎来206…
“冬至大如年”:专家详…
浙江龙泉千年古塔华严塔…
昆明嫌犯派出所自缢身亡…
最新热门    
 
今日冬至 数九寒天来了(图)

时间:2009-12-23 12:01:15  来源:不详

 

    这幅缂丝加绣九阳消寒图轴,纵213厘米,横119厘米,为清宫旧藏,现存故宫博物馆。

 

    明天是我国农历节气“冬至”。天文专家提醒说,冬至意味着冬季最寒冷的一段时间就要到来了,公众要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南纬23.5°,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这一天,北半球离太阳就会越来越近,白天也会一天天变长。专家表示,冬至是数九的开始,“数九寒天”说明冬至后气候是寒冷的,节气内日平均气温为-3.4℃,历年极端最低气温可达-14.7℃。寒冷的天气要等到立春后,才逐渐转暖。

 

    冬季养生“补”“藏”“防”三合一

    《史记》云:“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天津市公安医院中医副主任医师李岩博士介绍说,冬季养生,自然要天人合一,顺天而行,既要借助自然之势,顺天而“藏”,还要主动出击,借天而“补”,达到养生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同时还应注意“防”。

    锻炼不宜太早

    李博士说,冬至到小寒、大寒的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在此期间应注意“冬藏”。冬令在情志上注意静神少虑、劳而勿过、节欲保精。重视保暖,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冬季不主张太早晨练,不能运动得“汗流浃背”,以免伤气。

    进补因人而异

    冬令进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养生方法,但人的体质有阴阳寒热之别,脏腑气血的盛衰千差万别,过去的疾患史也错综复杂,因此进补方案需因体质制宜、因病制宜,否则适得其反。进补时,最好请中医师辨别一下自己的体质,其根本原则是畏寒体质补阳,虚火体质滋阴,以达到阴阳平衡,身体强壮的最佳效果,切勿盲目进补。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防病,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心血管病、风湿性疾患都是冬天常见病,每年易发这些病的人应提早预防。

    冬至民俗吃饺子“数九”祭祖先

    本市民俗专家罗澍伟介绍,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它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而在汉代以后,冬至更成为民间一个重要节日。每到节日当天,人们就会用肉汤和肉制作馄饨。“因为冬至过后,还有小寒和大寒两个节气,北方的温度还是会很寒冷,人们为了储存能量,度过寒冷季节,就要依靠馄饨这种肉类食物来加强能量和蛋白质。”罗澍伟表示,这样的习俗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还有记载。

    习俗一:吃饺子

    专家表示,我国的很多节日,特别是二十四节气,都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随着我国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一些节日的重要性已经有所降低,但像冬至等节气,依旧很受重视。我国一些地方仍然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如今,冬至这一天,除少数人继续吃馄饨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吃饺子。“其实,饺子也是由馄饨演变而来的,二者性质相似,可能是由于饺子的口味更加丰富,所以人们改变了吃馄饨的形式,但传统习俗的内涵却没有抛弃。”专家告诉记者。

    习俗二:祭祖先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在古代,很多地区的人会在冬至这天,进行祭天祭祀祖先的活动,皇帝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而现在仍有一些地方依旧延续这样的传统。同时,历史上,人们还习惯从这天起开始“数九”,既每九天算一个“九”。冬至是“一九”的头一天,依此类推,持续到“九九”。同时,在一些地区还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形式也是各不相同。有的一幅描红书法,上有繁体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此外,还有人先画一枝没有染色的梅花,带有八十一个花瓣,象征从冬至开始的八十一天。冬至后,每天给一个花瓣儿染色,直到八十一个瓣儿全部染完。或是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待全部完成后,正好是八十一天,便迎来了温暖的季节。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