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出生9天婴儿无法救治被…
“五官”源于“五臣”
双胞胎出生后遭真菌感染…
早产女婴出生5天后被弃…
出生20天健康女婴被遗弃…
未出生婴儿分得24万农民…
难道让文化毁于“文化”…
出生6天婴儿病危 男子想…
9月24日 明代戏剧家汤显…
马斗全:关于“吏部文章…
最新热门    
 
出生于“昆曲发源地” 顾炎武为何对昆曲不屑一顾?

时间:2010-1-21 11:21:54  来源:不详

 

 

 

顾炎武出生在昆曲发源地,而且与创立昆山腔的顾坚同为千灯镇人。顾炎武的三个外甥徐乾学、徐元文、徐秉义,在清代官居高位。徐氏私家花园“遂园”,位于昆山玉峰山麓,时常丝管繁兴,歌唱不绝,是演唱昆曲的最佳场所。从小就和顾炎武并称为“归奇顾怪”的好友归庄,曾写下散曲《万古愁》,评论历代史事,悲痛明朝灭亡,斥责明朝官吏的误国,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然而,顾炎武先生却并不热衷于昆曲。在他卷帙浩繁的著作中,没有一篇是谈论昆曲的。偶尔有一两处提及,也多为贬义。这是什么原因呢?

 

  典雅精致的昆曲,之所以既能受士大夫青睐,又能受平民百姓的喜爱,关键在于它在兴盛时期,始终是主流文化载体。当时人们对它的痴迷,绝不亚于今天对流行歌曲的“发烧”。清兵南下,改朝换代,对苏州、昆山一带的时局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是随着社会逐渐稳定,昆曲演出很快就恢复了。从士大夫到老百姓,宴饮侑酒、迎神赛会、结社聚会等等,都少不了昆曲。

 

  当时的士大夫,尤其痴迷昆曲,任何时候都不愿意丢开。哪怕是在情势危急之中,比如南京被清兵占领,有些官员不得不逃亡杭州,他们仍随行带着家班,一旦安顿下来,又开始演戏。清军气势汹汹地进逼时,才高命蹇的文化人张岱竟然在家里宴请被拥立监国的明鲁王,大演《占花魁》。这是最典型的一例。

 

  当时的很多官员以优伶为性命,遭到指责以后,仍振振有词地说自己不是以此为乐。但顾炎武对此不屑一顾。他批评明清时期的士大夫说,他们才任一官,即以教戏唱曲为事。那么,一旦政事闲暇的时候,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昆曲全盛时期,官绅阶层蓄养家班成风,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家班。尽管家班与宫廷供奉戏班、民间职业戏班一样,是昆曲表演的重要力量,家班的演员对于唱腔艺术、表演艺术和剧本创作,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明代初年,由于连年战乱,急需休养生息,朱元璋、朱棣等皇帝,采取严格强硬的法度来治理国家。出台的许多管束官吏、整顿吏治、禁止买卖奴仆的律令,阻碍了家班的发展。

 

  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中提到,明孝宗弘治朝,郎中顾谧在校尉张通家里饮酒,因为“令优人女装为乐”被人举报,竟然被迫离开官场,从此赋闲在家。显然,顾炎武是以此作为反面例证,告诉朝廷的官员们,千万不能整天吃喝玩乐,沉湎于声色犬马。“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日知录》卷十三),何况是你们这些手握权柄,享受着民脂民膏的人呢?他倡导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一句振聋发聩的名言。

 

  顾炎武先生一辈子不当官,离开家乡后,骑在马背上四处奔波,一心做学问。他坚持反对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