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方面专…
余三定:当代学术与传统…
西安规定:宾馆饭店圣诞…
专家谈古典家具鉴定:紫…
夏智定:谒梁启超墓感怀
超市出雷人规定:员工当…
最新热门    
 
余三定:三个“过分”破坏了学术生态平衡

时间:2010-1-27 12:36:04  来源:不详

首先要肯定,今天的学术界,学术成就甚多,学术影响甚大,不能抹杀。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有目共睹。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学风浮躁、学术泡沫、学术不端乃至学术腐败严重地破坏了学术的生态平衡。学术研究的本来目的是发现真相,探求规律,探索真理,追求真理。学术生态平衡遭破坏的最严重后果是颠覆了学术研究的本来目的和终极价值追求,学术研究的神圣性和学者献身学术的崇高性被消解。笔者以为,造成学术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今三个“过分”的社会现象。

 

  一是“过分”重视学术评价。学术管理层对学术评价的“过分”重视和依赖,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严重的“学术评价过度症”。在学术管理层“过分”重视学术评价的情形下,本来是以探索真理,追求真理为唯一目的和目标的学术研究被扭曲成主要是为了迎合评价体系、追求评价指标的行政行为,评价指标不但成为了学术研究的指挥棒、导航灯、指路牌,而且成为了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成为了学者投身学术研究的价值追求。

 

  如今,有不少学术单位(特别是高校)管理层提出“缺什么就补什么”的行动口号,即仔细对照上级管理部门提出的学术评估指标体系,查看缺了什么项目就去努力补充什么项目,造成的结果是,评价(评估)热热闹闹,各项指标、数据不断膨胀,“省级”、“部级”、“国家级”(类似于商业评比、商业炒作中的“省优”、“部优”、“国优”) 的“什么”越来越多,而真正的学术研究则是越来越受伤害,潜心学术研究的真正学者越来越少。

 

  二是参与学术研究的人员数量“过分”膨胀。准确地说,参与学术研究的人员数量“过分”膨胀,是指到学术研究、学术活动中去“分一杯羹”的人太多,即利用学术研究攫取名誉、地位、官职、金钱的人太多,而非真正献身学术研究、追求真理的人太多。曾经有人不无戏谑地总结说,我们一些人喜欢搞“全民运动”,现在是“全民学术”。

 

  由于一些人片面追求、追捧高学历,一些官员追求虚假的“学者化”、“高学历化”;一些官员争相出版“著作”,发表“论文”等,不仅大量挤占甚至一定程度上垄断了学术资金、学术资源,而且败坏了学术空气,滋生了学术腐败。还有,对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员(如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晋升职称也要求发表论文,逼着他们不得已去撰写、发表论文,有人曾戏谑地说现在连幼儿园的阿姨也要求发表论文,其结果只能是制造大量的学术泡沫、学术垃圾。主要是上述两方面的原因致使学术从业人员“过分”膨胀,破坏了学术的生态平衡。

 

  三是学术管理界对学术活动、学术研究“过分”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 经济发展越来越市场化,计划经济和行政审批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小。可学术领域仿佛在走着相反的道路,似乎是越来越计划化、审批化,“计划学术”、“审批学术”越来越多,如在高校系统,科研项目、课题、基金、获奖是依靠行政审批,学术基地、学位点、“某某工程” 是依靠行政审批,还有“精品课程”、“教学名师”、“教学成果”、“论文水平”认定等也是依靠行政审批,真是数不胜数。“计划学术”、“审批学术”越来越强化的结果,是导致行政权力完全取代学术权威,学术活动异化成了行政工作,逐渐形成“官大学问大”的思维定势,“官本位”意识越来越浓,其结果必然严重地破坏学术的生态平衡。

 

  要恢复学术生态平衡,我们要学习老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前一个“为”意指妄为、乱来、胡来,后一个“为”才是指作为、有所作为。老庄的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只有不妄为才能真正有所作为。我以为,当今学术界存在的三个“过分”的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