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冯爱珍:方言大师赵元任
最新热门    
 
牛润珍:曹操高陵疑信辨

时间:2010-1-28 12:31:25  来源:不详

2009年12月27日,一则曹操高陵被发现的考古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引起轰动,同时也招来各方质疑。安阳西高穴大墓墓主是否为曹操?从已公布的发掘信息看,哪些证据可信?哪些证据令人生疑?还有哪些证据有待补充?兹采取文献与考古互证的方法,梳理有关证据及疑信点,谈点浅见。

 

一、文献中所见曹操高陵        

 

  高陵即高平陵,又称西陵,其地望在邺城西,位于西门豹祠西原之上。文献所记西陵最早者为建安二十三年曹操《终令》:“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三国志·武帝纪》)建安二十五年又作《遗令》:吾死之后,“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岗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曹操卒后,曹丕作《哀策》:“卜葬既从,大隧既通。漫漫长夜,窈窈玄宫。有晦无明,曷有所穷。卤簿既整,三官骈罗。前驱建旗,方相执戈,弃此宫庭,陟彼山阿。”(《魏文帝集》卷一)曹植《诔》曰:“敦俭尚古,不玩珠玉……既即梓宫,躬御缀衣。玺不存身,唯绋是荷。明器无饰,陶素是嘉。既次西陵,幽闺启路。群臣奉迎,我王安厝。窈窕玄宇,三光不晰。幽闼一扃。尊灵永蛰。圣上临穴,哀号靡及。群臣陪临,伫立以泣。”(《陈思王集》卷一)这两篇作品描述了曹操遗体安葬的场面,也反映了西陵的基本状况。魏黄初年间,高陵建有陵屋、祭殿。曹操部下老将于禁从吴国回到洛阳,文帝曹丕派人于陵屋之壁图绘关羽水淹七军逼于禁投降故事,又命于禁“北诣邺谒高陵”(《三国志·于禁传》),于禁观图,因惭愧发病而死。黄初三年,曹丕作《毁高陵祭殿诏》:“先帝躬履节俭,遗诏省约……古不墓祭,皆设于庙。高陵上殿,屋皆毁坏,车马还厩,衣服藏府,以从先帝俭德之志。”明帝太和四年“六月戊子,太皇太后崩……秋七月,武帝卞后祔葬于高陵。”(《三国志·明帝纪·后妃传》)曹魏时王沉官修《魏书》、鱼豢私撰《魏略》和晋初陈寿所撰著《三国志·魏书》,均载及高陵。陈寿之后,陆机于元康八年在秘阁阅“魏武帝遗令”,慨然叹息,撰《吊魏武文序》(见《文选》)。从文献材料反映的情况看,魏晋时期曹操高陵的地理位置是清楚的。

 

  到了十六国时期,高陵见诸文献记载就不多了,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漳水,言及西门豹祠,却不曾提起高陵。隋唐以后,地理书中虽有高陵的记载,然大多是转抄且较为模糊。《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六“邺县”条曰:“魏武帝西陵,在县西三十里。”所记仅是大概方位。元纳新《河朔访古记》卷中记魏武高平陵,“在邺镇西南三十里,周二百七十步,高一丈六尺。”明嘉靖《彰德府志》曰:“在县西南三十里,周围一百七十步,高一丈六尺。”相互转抄的迹象明显。文人诗文中也曾记咏西陵,如唐贞观十九年,李世民征高丽,过邺,作《魏太祖祭文》;沈佺期等写有《西陵诗》,然其中并未具体描写高陵。时至北宋,高陵地处情况就不清楚了,于是出现了“疑冢说”,将邺西北北朝墓群演绎为“曹操七十二疑冢”。文人作《疑冢诗》以讽操:“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蝼蚁往还空垄亩,麒麟埋没几春秋。”(北宋王安石)“安排死去千年事,刻画生前一寸心。”(金萧冰崖)“荒城寂寂无烟火,疑冢累累半野田。”(明周朝中)讹说流传,曹操西陵就变成了一个历史之谜。

 

  后世曾有寻觅曹操西陵者,宋俞应符有诗说:“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告君知。直须发尽冢七二,必有一冢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