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冯爱珍:方言大师赵元任
最新热门    
 
牛润珍:曹操高陵疑信辨

时间:2010-1-28 12:31:25  来源:不详
藏君尸。”诗人之气,不切实际。元纳新为找到高陵,“登铜雀台,西望荒郊烟树,永宁寺僧指示余曰:‘此曹公西陵也’。”后又将北朝墓群误作“曹操疑冢”,“按辔其间,自午抵暮,纵横出入墓中,不知所向。噫!何其用心之诈也,使操能见武侯八阵图,则有愧多矣。”(《河朔访古记》卷中)1922年磁县乡民于彭城镇西十五里丛葬地开井为茔,得古墓,“室之四壁涂垩如新,中置石棺,前有刻石,志文所叙乃魏武帝操也。”邓之诚认为此墓即高陵,说:“前五十年发石室十余处,唯皆无棺,至是真冢始现。”(《骨董琐记全编》卷三)但是后来又证实这并非操墓。由上可见文献所记高陵愈益迷茫,由是生成诸多传说,扑朔迷离,困扰人们千余年。

 

二、新近考古发现的“高陵”

 

  2009年考古发掘的西高穴大墓被确认为“曹操高陵”,所列依据有六条:1、这座墓葬规模巨大,形制结构类似汉魏王侯墓,与曹操的身份相称。无封土,符合“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文献记载;2、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3、墓址与文献、鲁潜墓志记载完全一致;4、墓内装饰简单,符合《遗令》所嘱,随葬品应是曹操日常所用;5、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石枕,证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6、男性遗骨经鉴定为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

 

  这六条依据虽都有作证的价值与可信度,但还达不到铁证如山的地步,因为它们无法直接说明大墓的确切年代和墓主的身份,只能由此推断出大墓很可能就是高陵。它们作为证据,既有可采信的价值又有让人生疑的地方。所举石牌“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等出土于大墓,这些石牌当为墓主日常所用,且死后随葬的器物标签,古墓被盗,器物被拿走,留下的石牌虽被扰乱,但其存放的环境没有变化,位置没有大的改动,应该视为第一等的证据。曹操生前曾被称为“明府”、“明后”,封王后,称魏王,死后谥曰武王,即魏武王。魏武王谥号的使用始于建安元年二月,同年十月汉魏禅代,改元黄初,武王被尊称为武帝,即魏武帝。武王之称历时八个月,石牌之作当在此间,应该是与随葬品一起放置于墓内。而且石牌字体风格与邺城遗址出土的曹魏时期石刻颇相类似。

 

  至于“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后赵鲁潜墓志”则是两件征集来的文物,已经脱离了它们的原始保存状态与环境,发生了位移。证据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某些环节出现未知,人们不能将其连接起来,那么其价值与可信度就要打折扣,对这些证据提出怀疑也是自然的。然而这两件文物在作证据的时候,可与墓中出土的文物联系起来作为旁证材料。因其与大墓联系较为密切,可视为第二等的证据。“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行文、字体风格与出土石牌相类,因其是被征集来的,不能排除其他的可能性;《鲁潜墓志》曰潜卒于后赵建武十二年(345年)九月二十一日,“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廿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卌三步。”墓志发现于西高穴村西乱土中,而且鲁潜墓又无详确之处。该志虽言及魏武帝陵,但未必能证明所发现的西高穴村大墓即曹操高陵。

 

  同时代的墓葬构造由于遵循同一礼制,因而存在着某些相同的特征。参照东汉王侯墓制推断西高穴村古墓的年代,虽然在学理上行得通,然出土文物刻字并无确切的纪年,所依据的其他考古材料只能作参证。西高穴村大墓风格朴素无雕饰,这与曹操禁厚葬、倡薄葬的思想主张是一致的。“敛以时服”、“躬御缀衣”、“玺不存身,唯绋是荷。明器无饰,陶素是嘉”可与大墓风格相印证。但在诸多文献中又言及“西陵烟树”、地面建筑和标志物,这与“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有些不一致。大墓已经多次被盗,是真的“无藏金玉珍宝”,还是被窃一空,这也是无法确定的,况且墓中还遗留有金、银、玉石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