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哈佛校长对毕业生说:人…
为汉字写“传记”的《土…
最新热门    
 
《土生说字》:汉字的文化联想

时间:2010-2-11 12:02:41  来源:不详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把汉字看作化石,说“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近日,一部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土生说字》,洋洋800万字,将7000个汉字即7000部“文化史”海纳其中。书的序言反复强调:之所以把书名定为“说字”,说明并非是单纯的汉字训诂考证……通过汉字,展现恢宏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这就是本书编写的宗旨。言辞恳切,既是对一味寻求汉字学学术专著读者的善意提醒,又表明了著者“以汉字观照传统文化”和“以传统文化辉映汉字”的二者合一的著书态度,这也正暗合了汉字与文化的潜在“互文”关系。

 

  自汉字起源始,汉字就是传统文化最亲密的同胞兄弟,“先民造字,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汉字为反映先古人类社会意识和文化心理而生,而后在其几千年衍变过程中,汉字不单只是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的传承载体和存古见证,更因为它先天具有可视性和意象性从而能够嵌入传统文化的七筋八脉并交融于无形。汉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汉字的形体之精巧产生了书法艺术,意蕴之丰富催生了谜语、谚语、歇后语、对联等民间文化,音韵之谐美亦被应用于诗律成就了诗词的形式革新。这些可以视作是狭义的汉字文化,与之相对应的广义汉字文化是深广的历史人文积淀,是不同时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在汉字的钢筋水泥上架起的传统文化大厦。

 

  现行字典中对于汉字的解释一般是罗列意思,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分别是什么,不能体现文字背后的文化活力。在《土生说字》中,对每个汉字的解读都是首先追溯各个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文沿袭至简体的发展脉络,令读者形成基本印象;然后拆解字形,并据形说其本义,分析先民的造字意图,还原最初画面,予人联想空间;再来或是引经据典,或是逻辑严密,将多重字义精妙勾连,如行云流水一般,让字义变得形象可感,趣味横生。如解“罢”字:字形上面是乌纱帽,下面是去掉,结合起来就是“免掉乌纱帽”的意思,免掉乌纱帽也就是被罢免,被罢黜了,但是“免掉乌纱帽”也意味着去掉官场复杂的关系网,重获自由,因而“罢”也有完毕、结束的意思。除了对汉字现代通行的意思进行解释外,出于对文化的尊重之心,书中对于消失的词义仍然给予说明,如解“字”字:《易·屯》:“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说的是有一个人烦恼忧愁不堪,策马来回奔驰,却无法决定进退,别人本来以为他是强盗,其实却是个求婚者。但是那个女子却坚决不嫁,一直等了十年她才点头。嫁人为妻是因为有感情,所以“字”还有一个现代已经消失了的意义——爱、怜悯。

 

  著者在解释每个汉字时,总是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矿藏,不论经史子集还是稗官野史,大家之本也好,传说之末也罢,无论地位尊贱、格局大小,都拿为所用,力图为读者展示出最全面最深入的文化意义。所以我们常常在纵横恣肆的的解读中浑然不觉却已经吸纳了知识、也怡乐了性情。如在“榜”字解读中,除了能获悉古代的科举考试进士录取的相关史实,还了解了明朝宰相张居正当年状元及第时得意忘形写一副上联讥讽一个颇有才气但却落选的书生的轶事。从另一方面端详,如果不是抱着对传统文化的浓烈热情以及由此热情支撑的研究激情,如何能够在汉字与传统文化之间游刃有余、畅行无阻?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