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著名教育家霍懋征逝世
“国宝老师”霍懋征辞世…
最新热门    
 
霍懋征离去引发教改话题 孕育教育家需要何种土壤?

时间:2010-2-22 9:39:15  来源:不详
顶得住压力,真正以学生为本

 

  一些中学校长指出,现在虽然办学条件改善了,但是他们遭遇的压力有增无减。如部分区县高度关注学生中考、高考升学率,与其他地区比较,还在区内按升学率高低给学校排名。学校评文明单位、校长老师评先进称号等,都与之相关。另外还有来自社会的压力,家长和学生对于考高分、进重点中学和名牌大学,有着强烈渴望。

 

  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认为,无论外界“风向”如何,校长还是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以学生发展为本,顶得住方方面面的压力。这样,才能朝着教育家的目标迈进。闸北八中不按学生成绩分班,这个做法坚持了20年。一些家长表示不理解,此举也使得闸北八中每年流失一些好生源。但刘京海不改初衷,“我们培养学生不是和人家比分数,而是比人生”。学校一直探索,在不增加学生负担情况下,让所有学生学业不断进步;同时提高学生在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的素养,因为这些远比分数重要,让学生一辈子受用。刘京海认为,校长或许不一定最终能成为教育家,但应该具有教育家精神,懂得教育不能急功近利,要着眼学生长远发展。

 

  教育家还要有研读学生的智慧。希腊一位哲学家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教师研究学生也是如此。吴子健认为,一位教师在一生的教育生涯中,不可能碰到一模一样的学生,教育很难被定量实施。有教育家精神的教师,会把学生看作一个个课题去解读解决。脱离了学生谈教育,一切为零。“好比科学家做实验,如果不亲自尝试,只靠助手告诉实验结果,是很难产生研究灵感和想法的。教育如果忽略了活生生的学生及其千姿百态、千奇百怪的原生态现象,所形成的教育成果只能是建造在海滩上的楼房。”

 

少些“教育官”,才能多些教育家

 

  如今,教育投入越来越大,办学条件越来越好,为何难以诞生教育家?有关人士认为,行政过度干预,是阻碍教育家出现的一大原因。

 

  一位中学校长说,行政干涉太多,导致一些有潜质的校长放弃教育理想,转而对行政指令一味服从。比如,教育部门经常会在学期中举行全区统考。这就要求各校的教学进度是整齐划一的。但是,每所学校的生源不同,教学进度的节奏本应由教师调控,可为了应付统考,教师不得不赶进度。对教育部门来说,在规范办学基础上,应该适当扩大校长的办学自主权,评价指标应避免急功近利,要宽容教育成效的滞后性。

 

  此外,校园里“官味”浓,也不利于教育家的产生。在中小学,一些校长面对上级部门,更像例行公事的“教育公务员”。缺乏独立思想和改革创新动力,怎么成教育家?大学里,“官本位”现象突出。国内稍微有点儿名气的大学一般都是副厅级,再高的就是正厅级、副部级,大学校长则是相应级别的官员。而且没有形成从不具有行政级别的名教授中选任校长的机制。不少大学教师提出,有关部门要逐步淡化大学校长的行政官员级别,少些“教育官”,才能多些教育家。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