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李新勇:借书百态
郭淑新:熊十力的“世界…
朱永新:中国教育的人文…
最新热门    
 
李新:蒸灯

时间:2010-3-2 10:44:54  来源:不详

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那里有蒸灯的习俗。

    

    白天母亲便在家里篜灯,豆面灯,窠臼状的,捏出花沿儿;蒸龙,也是豆面龙,盘了一圈又一圈,盘卧一面饼上,用剪子剪出了龙鳞,用豆粒做了龙眼,龙舌下含个二分的硬币,龙身上却挖了个小窝,庞大的大龙,娇小的小龙;蒸鸡,豆面鸡,捏出喙,捏出冠,捏出翅尾,亦用豆粒做眼,其背也挖出个窝,窝内却放入个面蛋蛋。因为我属兔,母亲便为我蒸了个小兔子。面兔。豆粒眼,支着耳朵,坐姿,绝对是没有腿的。总之,一切皆面,那时豆面比好面(小麦面)多,加之豆面黏性大,故全用豆面。父亲从学校归来,又给我带来了纸糊的花灯,娇小玲珑,里外通明,其内置一小小的细细红蜡烛。

   

    傍黑,母亲便在灯窝、龙窝、鸡窝里浇上麻油,把裹了沾油棉花的谷杆儿插入其中,一一地点着,十分有趣。那“兔子”可就专供我吃了,因为“兔子”便是我。龙在粮囤上,鸡在鸡圈上,都肚子里冒出独火苗,顿时屋内屋外灯火通明。父亲说:“提你的花灯玩去吧。”花灯中的小蜡烛也燃着了,里外红濛濛。

   

    天色再暗一些,人们便端着自家蒸的灯从家中游出来。那窠臼状的灯,灯窝中冒出黄黄的火苗,像人人擎着的一把把小火炬,这火炬随风左右摇摆着。屋外,面灯、花灯,大人、小孩都在游动,宛如天上蜿蜒的银河。有的火炬经受不住风的考验,忽起忽伏,忽明忽暗,左摇右晃,灭了,十个手指捂着也无济于事。主人觉得万分可惜,他人可就乐了,顿时引来一片哄笑声。那时候毕竟油珍贵,再说灯窝的容量也有限,油又不能太满,满了,手一抖,灯一歪,滚烫的油容易浇到手上。就这样,一般绕村游不到一圈,油便尽了,火苗暗了,那谷杆儿和棉花也烧成灰疙瘩,此时臼沿便被烤得焦黄,可趁热吃,焦脆脆地,喷香喷香。这时候最快乐的当然是孩子,穿着过年添的新衣裳,提着花灯到处转悠。大人们最爱逗的也是小孩子,他们便冲着我的花灯惊喊,“你看你看,灯底下有个什么?灯底下有个蝎子。”我往灯下一看,哪里有蝎子,是黑乎乎的灯影,可是手一抖,蜡烛一倾倒,花灯便烘烘地燃着了,顿时化作一团灰烬。爸爸为我精心制作的花灯啊!我也就顿足号啕,声讨那大人的诳人,大人们却愈加乐了。

   

    这快乐往往持续到夜半方休。

责任编辑: 林杏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