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京剧名家于魁智称春晚劳…
被诗歌“俘虏”了一辈子…
北京道家书画艺术委员会…
广东今年将建7732个农家…
桂林收藏家52幅名家合作…
中国首个手写家书展揭幕…
评剧名家高金元收徒 精…
“中国玉文化名家论坛”…
名家名寺创巨作 “禅境…
名家汇集江南古镇 共论…
最新热门    
 
《名家书札与文坛风云》:名人书信揭开尘封历史

时间:2010-3-11 9:33:20  来源:不详

信札每每荷载着时代的信息,折射着历史与文化的光彩,而名人信札尤具文献史料价值。名人书信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本身就是艺术珍品。徐庆全2009年推出的新著《名家书札与文坛风云》一书,收录上个世纪文化界名人的40多篇信札,多数为初次披露,史料价值自不待言。而徐庆全以每封信件为圆点,破解其中所隐含的历史密码,窥探当代文坛的“笔底风云”,其视角与方法都引起学界的极大兴趣。

 

  《名家书札与文坛风云》所收的信件大都与周扬有关,可以说是徐庆全的周扬研究的延展与拓深。作者独出机杼,另辟蹊径,由小见大,用一两封信件引出一段真实的历史,尽量呈现出历史的真实面貌,有着黄仁宇式的“大历史观”。他能从这些多属于汇报之类性质的工作信函中,蠡测中国知识分子在1948年到1982年30多年中的思想历程,梳理当时的文坛风云与恩仇,其中的文坛故事极具扣人心弦的吸引力,不仅显示出作者扎实的史学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更见出作者说真话的史家风骨。

 

  有藏有品,是收藏的一种境界,而“藏”和“品”则非下一番心血不可。先说收藏,时过境迁,斯人信件或许早已云散,想从浩如烟海的材料中找出所需之物,除了拥有扎实的史料考据和分析的底子外,有时或许还需要点运气。如书中《周扬为起草四次文代会报告的提纲》一节读来颇有趣味。作者闲逛旧书摊,偶得周扬手稿,徐庆全先生凭借自己扎实的功底鉴定出字迹是周扬亲笔无疑。细看内容,得知这正是四次文代会的报告提纲!但作者仍没有草率决断,而是联系到周扬之女周密及周扬秘书露菲,经过她们两人的确证,终于使这份珍贵的手写提纲浮出水面,从而充实了研究周扬及新时期文学的资料!——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份提纲或许也是在等待识珠之人吧。而把40余封书信汇集起来整理成专著,这番苦功,若没有一种近乎于偏执的嗜好,恐怕是做不来的。

 

  由藏到品,收藏境界的提升正是作者厚积薄发的结果。徐庆全从1996年初涉文坛到2000年在《百年潮》开办“名家书札”栏目,从2003年出版《知情者眼中的周扬》到2009年新著《名家书札与文坛风云》的问世,作者视野日见开阔,品读功力也愈加深厚。一般人得到这些信,可能仅把它作为一种藏品,或待价而沽,或束之高阁。但作者却有心将这些信件一一还原到历史中去,让读者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几封信,它们背后还隐藏着曲折生动的历史故事。然而,零散的书信并不能等同于连贯的历史,要想详细了解那一段段尘封的文坛往事,就需要对信件一步步地考证、梳理、分析,乃至四处奔波采访当事人或知情者,在掌握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加上作者合理严谨的逻辑推理,这些零星的碎片才有可能拼接成真实细致的历史。

 

  全书采用了“小题大作”的研究法,各章节大多是从一封信说起,进而考证信中所涉及的人、事、作品和背景等,理顺复杂的人事关系,其间又穿插着一些起引证作用的原始资料,并对信件或资料中的错误加以校正,力求准确无误,于是那一封封有些单调的信件变成生动真实的故事,都具有了丰厚的历史感和立体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历史人物的音容与笑貌、呼吸与脉搏。书中涉及人物甚多,略作检索,就有丁玲、赵树理、沈从文、张光年、夏衍、胡风、常香玉、俞平伯、聂绀弩、贺绿汀等数十人,这些人物的命运或多或少地与周扬纠结在一起,在某些敏感问题上更涉及毛泽东、胡耀邦、胡乔木、邓颖超等中共高层人物。这些原本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纷繁杂芜的历史事件,经过徐庆全的稽考钩沉,读者仿佛找到了打开幽暗历史之门的钥匙,迷雾遂散,真相即现。

 

  翔实的史料、原始的信件、真实的还原,使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