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中国文字博物馆以“字”…
四川政协委员要建“贪官…
民间人士筹办贪官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举办“夏荆山…
故宫博物院建院85周年 …
郑欣淼:博物馆姓“文”…
政协委员建议:建博物馆…
政协委员建议建博物馆证…
民营文化企业,中国文化…
民营医院1200万买医疗急…
最新热门    
 
民营博物馆,缘何遭遇经营困顿

时间:2010-4-1 18:22:31  来源:不详
从收藏名家马未都1996年在北京建立我国第一家民营博物馆观复博物馆算起,民营博物馆已经风风雨雨、跌跌撞撞走过了14个年头。其生存现状如何?未来路在何方?笔者近日对此做了调查。


    大多经营惨淡


    尽管许多民营博物馆名声在外,但其中大多数经营惨淡、勉强支撑甚至面临歇业倒闭的现实,令馆主们对民营博物馆未来的发展忧心忡忡。


    作为第一批获批的民营博物馆之一,古陶文明博物馆在京城民营博物馆中也算小有名气了,但这并不能改变其在夹缝中生存的现状。“1张门票几十块钱,少的时候1个月十几张,多的时候1个月三四十张。现在还只能靠我个人的劳动所得养活博物馆,这些年自己字画作品的销售所得基本上都贴在里面了,目前很难有大的发展。”馆长路东之不无感伤地说。


    古陶文明博物馆位于宣武区南菜园西街12号,这座“藏”在地下的博物馆,展厅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每年租金20万元左右,场地租用费用就占了支出的一半,再加上管理人员、藏品保管、日常维护等开销,每年大概需要50万元才能维持博物馆的正常运转。这对于没有国家政策经费扶持、“非盈利”性的民营博物馆来说,不能不说是巨大的压力。



    一方面,博物馆从性质上来讲,应是为公众服务的公益事业,不能以营利为目的,投资利益驱动力非常有限,而关于是否可以接受社会捐助、享受什么样的减免税政策,国家又尚未有具体的规定,导致民营博物馆的运营和发展大部分需要靠微薄的门票收入以及创办者个人的投入;另一方面,博物馆运营需要较高的成本费用,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元。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一个博物馆的所有经营收入能够达到投入费用的30%已经算得上经营有方了,其中门票收入最多只能达到所有投入的5%到10%。民营博物馆很难在这一“公”一“私”之间找到自身平衡点,一旦个人财力不济,生存环境便十分艰难。


    “不算在藏品上面的投入,光建设博物馆就花了约800万元,我这些年的积蓄基本上都花在这个博物馆上了。除此之外,每年需要约60万元的资金才能维持博物馆的正常运转。如果两年后博物馆还是赔钱,就只能关门。”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馆长姚远利告诉笔者,许多民营博物馆都面临着类似的尴尬状况。


    由于经济上面临巨大压力,民营博物馆的整


    体运行状况也令人担忧。在北京30多家公立博物馆免费开放的背景下,势单力薄、多为仓库性质的民营博物馆,由于馆舍条件较差、文物保护欠佳、陈列文物鲜有更新等原因,很难对公众产生吸引力。


    缺乏宣传、缺乏组织参观也是民营博物馆发展不力的重要原因。据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经常有市民询问私人博物馆的地址、联系方式。普通参观者若要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私人博物馆,需要辗转多次才能如愿。


    扶持,还需要自强


    “博物馆是展现中华文化的窗口,对它的扶持需要全社会持续的努力。”北京市文物局的刘超英处长呼吁尽快制定税收方面对民营博物馆的扶持政策。


    政府与文化部门的相关政策,对于指导、鼓励和支持民营博物馆的发展十分重要。政府在资金与专业技术方面的扶持,更能化解民营博物馆的燃眉之急。


    当然,民营博物馆自身的努力,才是其长期发展壮大的根本出路。民营博物馆需要找准定位,规划发展,整合优势资源,通过各种媒介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最终提高两个效益。


    姚远利说:“民营博物馆在规模、藏量与展品更新上很难与公立博物馆相提并论,但其优势在于可以从专题特色上下功夫。比如科举匾额,在现有理论研究中还是空白,值得收藏家与学者深入挖掘。”


    还有的民营博物馆馆主认为,对于个人展馆来说,收藏展览只是其最基本的功能,门票只是集资的初级层面,对整个博物馆、收藏馆的经营来说只能算杯水车薪。民营博物馆应该多角度、全方位发展,向社会集资。比如与发展大旅游结合起来,融入旅游精品线路之中;通过中介机构让民营博物馆中的藏品得到参加国内外巡回展出、馆际交流等机会;多举办各类交流活动,请业内人士来讲座等等,与观众拉近距离。


       作者:邢睿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