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百年词学的文化反思——…
叶嘉莹:故园千里隔 休…
最新热门    
 
叶嘉莹 与诗词为伴

时间:2010-4-10 11:34:10  来源:不详

看叶嘉莹的照片,年轻时到老来,都那么好看。从早年的娟秀,到晚年的温润,都是从内到外散发出来的,非化妆师的高明所能涂抹勾勒,实在是要文化的馥郁之香、隽永之气,才细细熏染得出来。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她这类人吧。

 

叶嘉莹1924年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世家,6岁就开始学习《论语》。她说自己一生都受益于这部书。每到恰当的心境、处境下,儒家经典就不期然地从记忆深处奔涌而来。迷恋诗歌是家族传统,童年时,伯父已开始指点叶嘉莹学写格律诗。1941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著名学者顾随教授。

 

“我的一生都不是我的选择。我先生的姐姐是我的老师,是我的老师选择了我。”叶嘉莹将历代歌咏里的儿女情长讲得缱绻动人、声情摇曳,她的情感生活却与诗歌的浪漫清甜浑然无缘。她1948年结婚,后随丈夫的工作调动去往台湾。那是漂泊者难享太平的多事之秋,1949年底,丈夫因莫须有的“思想问题”被拘捕。次年夏,叶嘉莹和不满周岁的孩子也被关押,幸而不久释放。没有收入和居所,正值暑假也无法求职,母女俩无奈中投靠亲戚,亲戚刚到台湾,祖孙三代挤于陋室,自顾尚且不暇。叶嘉莹抱着女儿白天在大树下徘徊,晚上在走廊打地铺,勉强栖身。

 

直到开学后找到一所中学教书,才有了谋生和立足之地。叶嘉莹低眉敛首,独自抚育幼女。万般艰难委屈,却不能向任何人诉说,唯有“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3年后丈夫获释,但饱经牢狱摧残,让他性格焦躁,动辄暴怒。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总是不长久,更令他的脾气每况愈下。生下小女儿后,家庭负担愈重,叶嘉莹每天辗转在台北几所大学工作,一天讲课八九个小时,还要批改作业、承担繁重家务,产后瘦弱,又染上气喘。既尝流离之苦、生计之艰,还要忍受病痛折磨、感情压抑,生活灰暗阴晦,愁绪挥之不去,极端绝望时,她甚至无数次想到要立即结束生命。那时节,那些烂熟于心的古诗词,给了她莫大的精神安慰,并多少稀释了苦痛。

 

1976年,灾难陡然降临,令叶嘉莹痛不欲生——大女儿在车祸中丧生。这是非常人所能承受的灭顶之灾,她只能以诗歌疗治伤痛,写下十首《哭女诗》。“也许我留下一些东西,也许我写的诗词或者论文,你们觉得也还有美的地方。可是我那一柱鲛绡,我是用多少忧愁和困难织出来的?”至此,她对顾随先生所说——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态过乐观之生活——有了不一般的理解。

 

读叶嘉莹的讲稿,古人的灵思妙韵,常令她情不自禁拍案叫绝:“真是精致、美丽”,“真是‘绵邈’,真是‘蕴藉’”,“声调的抑扬高低,如此的美妙!”“你真的要欣赏中国古典诗词语言、文字的美”……钟嵘《诗品》中那句“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深得其心。她对古诗词的痴迷,是融进了血液的,诗歌滋润、涵育、支撑了她,带给她无限欢悦,她也用一生的深情回馈它们,她与诗词,真的是彼此成全了。所谓“堕情者醉其芳馨”,叶嘉莹讲课,就爱用“芳馨”这个字眼儿。人生固然渺小、飘忽、辛酸,哪有什么忘忧草。幸好,一旦目醉神迷于古典诗词,由文字、声韵、意境、浓情……构筑的那些重叠繁丽之美,就以其迷人的“芳馨”,驱散万斛哀愁。她总是被大自然穿越时空的美丽,被古人忧生伤逝的情思和他们“幽微要眇”的表达所感染、感动。她很幸运,能终生有缘与古典诗词为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