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熊丙奇:“何为好大学”…
熊丙奇:科研“自娱自乐…
《清明上河图》传奇:五…
最新热门    
 
熊丙奇:大学的麦当劳化和自我麦当劳化

时间:2010-6-1 11:50:05  来源:不详

 

 

 

2010年4月8日的《纽约书评》刊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著名学术史家安东尼·格拉夫顿(Anthony Grafton)撰写的文章——《英国:大学之耻》,国内媒体也及时“引进”了这篇文章。

   

    说实话,看过这篇题目起得“很重”的文章,我没意识到这有多“耻”。被教授“引以为耻”的事件是:2010年1月底,在英美中世纪及文艺复兴的研究圈子里传开了一则消息,英国的伦敦国王学院计划取消古写本学、古文书学的教席,这不单单意味着目前担任该教席的教授将丢掉工作,更要紧的是,伦敦国王学院这个古写本学教席是英国现存唯一的古写本学教席。这就使得一件看似属于学校内部教学政策调整的事情带上了象征色彩,它似乎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意味着人文学的古典领域将失去其所剩无几的要塞中的一个。

   

    但是,熟悉中国大学教育的人,应该和我的感觉相似——实在很难“以此为耻”,因为这样的事,在中国大学教育的“耻辱”事件中,根本排不上号。当今媒体所关注、讨论的,都是涉及资金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教育腐败事件,以及打着“名校”、“校长”、“院士”等身份标签的学术造假事件,只有这些才能触动公众的神经。至于学校的学科调整、专业调整、课程调整,基本上都不在关注之列。

   

    学科调整,很多时候不就是有关部门领导一句话的事吗?比如,有领导到某高校视察,讲话要求设立某个专业。隔几天,这所高校就成立了开设新专业的班子,开始筹备新专业,也不管学校有没有办学条件。

   

    专业是开张还是关闭,不是教育行政部门发一个通知的事吗?早在多年前,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难,教育行政部门发出通知,命令就业率连续3年低于30%的专业停招或减招,也不管这个专业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教授、学者能够大谈“大学之耻”,或多或少能说明,这所大学其实是有希望的。据悉,今年2月后,随着英国主流媒体的报道增多,这一事件在欧美学术圈引起不小震动,许多古典学、中世纪研究的学者联名致函伦敦国王学院校长里克·椿纳,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