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居馆驿举杯尽欢无闲暇(…
最新热门    
 
居馆驿举杯尽欢无闲暇(1)

时间:2010-6-4 9:45:10  来源:不详

 

当初刘禹锡入住管城驿时,作为好友的杨归厚,应该为其准备了一些娱乐活动,使其愉快地度过了驿站中的每一个日日夜夜。  扈森制

 

    有唐一代,是中国历史上繁华灿烂的一段时光。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大唐帝国已经彻底走出了“五胡乱华”阴影,北方各民族不断融合。玄宗一朝的开疆拓土使得帝国的疆域空前广大,盛唐时期所蕴含的东方文明也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包容着从西域传来的各种文化。胡食、胡舞悄然在宫廷贵族间流行,这不仅为中原习俗增添了新的血液,也成为唐帝国有别于其他王朝的一大特色。兼收并蓄,已经成为唐人接纳新鲜事物的一个习惯,这种习惯反过来也影响着那个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

    大和二年,公元828年,唐帝国已走上了下坡的轨道。这一年的8月,身为掌管少数民族及外宾接待工作的主客郎中刘禹锡,路过郑州。作为大诗人多年挚友的郑州刺史杨归厚主持新建的管城驿刚刚完工,在新落成的馆驿里,刘禹锡得到了杨刺史的盛情款待。

    入住管城驿的刘禹锡受到什么样的招待?诗人在《管城新驿记》中并没有描述。根据《唐六典》的记载,管城驿作为当时国内一等驿站,对过往官员的招待标准分为五等。按照这个标准,四品官员刘禹锡每日可得到“细米二升,面二升三合,酒一升半,羊肉三分,瓜两颗”。这样的标准无疑是寒碜了点,但事实上,这只是最低配额,作为远来挚友,杨归厚大概不会亏待刘大诗人,从《管城新驿记》中所洋溢的赞美之情来看,刘禹锡也颇有点流连忘返的架势。

    馆驿之内尝美味

    5月11日上午,记者走在二七路上,时值夏初,但今年的郑州天气似乎格外古怪,春天还没有闻到花香,就只留下了尾巴——毒毒的太阳照在大街上,行色匆匆的人们奔波在道路上。在人民公园东门对面的一条小巷里,一个推车卖鸡蛋灌饼的老头儿生意格外好。“小伙子,来一个,一块五,热的。”我不忍拒绝他的热情,买了一个慢慢嚼了起来。老人是三门峡人,来郑州卖鸡蛋灌饼不到一年,闲聊之中,他说:“我这鸡蛋灌饼是祖传的手艺,据说当年武则天就吃过俺家的灌饼。”

    这句话让我差点噎住。看着手中的半个饼,再看看人民公园东门,一千多年前,这里曾是唐代的管城驿所在,难道刘禹锡也吃过这种鸡蛋灌饼吗?答案是否定的。鸡蛋灌饼起于何时,我们一时难以弄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刘禹锡生活的年代,流行的不是鸡蛋灌饼而是胡饼。

    “胡饼在隋唐五代十分流行,是当时人们最重要的主食,一张胡饼用面半升,非常大。1969年在新疆吐鲁番的唐代墓葬中曾出土过一张直径19.5厘米、类似于新疆地区素馕的食品,那就是唐时胡饼的实物。”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李晓敏副教授说。

    传自西域的胡饼到了中原地区后,花样几经翻新,有油胡饼、肉胡饼、胡麻饼等好几种。其中,胡麻饼大概就是我们今天吃的芝麻烧饼,颇得文人雅士的喜欢。白居易曾在《寄胡饼与杨万洲》一诗中赞叹:“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除了胡饼,蒸饼和汤饼也是唐人,尤其是北方人常吃的食物。这两种食物听起来比较拗口,但学者们普遍推测,所谓的蒸饼可能就是馒头一类的食品,而汤饼估计就是现在的面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